目前分類:單車日記 (3)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這條路沿著大甲溪北岸往西,在后豐橋頭、正隆紙廠門口左轉。沒焚化爐以前,路底就設置垃圾掩埋場,印象中在這裡左轉的就只有垃圾車。聽愛騎單車的鄰居、格友都說過,大甲溪北岸這條線極適合騎單車。后豐大橋上游並沒有路通往石城,我也就僅能在此往下游「探險」。

如果你最近走過三豐路就知道后豐便橋,便橋已經因主橋開放而被封閉,左轉下來就在便橋橋頭,順著路往下沿堤防走,過了「珊瑚莿桐」的大彎,路筆直地往焚化爐的大煙囪奔去。也因為地勢朝西傾斜,車子幾乎不需要踩踏就飛似地往前滑溜。路左邊是舊社堤,站到堤防上觀賞大甲溪河床,對面是豐原、神岡...我似乎是第一次以這樣的角度瞭望豐原,看起來還真熱鬧繁華。路右邊,先是砂石廠,煙塵瀰漫、植物也都灰頭土臉。稍稍往下看來像廢污水處理廠,腐朽的氣味濃烈,讓人不自覺地加快腳步,我想他們大概也不歡迎訪客,尤其是拿著相機東張西望,一副就是來意不善的模樣。再往西,有「台中縣動物之家」,大概這就是流浪狗、貓最終來處吧,本來想進去參觀,可是門首公告說參觀必須出示身分證登記...。

路再走,出現波斯花海,原來垃圾掩埋場已經化身為「拼布公園」。為什麼叫「拼布公園」?應該是花種得像拼布一樣吧!公園裡有假山、水塘...我來的時候是正午,沒什麼遊客,只有在水塘裡覓食的白鷺鷥,看見我匆匆地振翅躲藏。這裡寬闊,看山、欣賞夕陽...應該都是個好所在吧!



路的盡頭就是焚化廠的大煙囪,沒來過的人多、看過的人應該更多...在中山高速公路上看見煙囪上的馬就知道台中(豐原)到(過)了。站在煙囪底下更驚訝它的巨大,嚴肅、靜謐...與一般垃圾場煙塵滿天,重型機具來來往往的印象相去甚多。不過更令人腿軟的是煙囪底下竟是扇「此路終點」的紅色鐵門,而且看來沒路可以鑽過高速公路連接下游。我只好回頭,剛剛焚化爐的圍牆邊、拼布公園裡、動物之家門前都分別有路往右邊去,應該可以找到路月過高速公路。
焚化爐圍牆邊的小路看來很接近村落,但越走越小,最後必須穿過養豬場,但走到一半忽然看見兩隻大狗,他們本來無精打采的趴在路中間,一看見我就猛然打起精神,接著作勢要撲將過來,我立刻停車...好漢不吃眼前虧,山不轉路轉,路不轉人轉吧!
邊回頭邊想,拼布公園裡的小路應該通養豬場吧,乾脆直接走動物之家門前,省得和狗捉迷藏還得多拖延時間。萬一那兩條大狗一再看見我,以為我要同他們「躲貓貓」而追來...那可非同小可。

果然,動物之家門前的路可以通進舊社社區,順著象徵文明的標線,佐以焚化爐的煙囪,十拿九穩地知道我可以安然地越過高速公路。


這裡對我而言非常陌生,但我知道一旦找不到路,我只要往北走就可以接到甲后路然後脫困。過了高速公路之後開始找,找往左邊的路,因為遠遠望去就知道那是河階,只要有路就能下到河床。走到十三張與金城莊的路口,兩旁遼闊地令人吃驚,而且田裡種了馬鈴薯和草皮,沒有植栽、建物遮擋,使視野更加遠投。而這十三張的路名取得有趣,為什麼叫十三張?是十三戶姓張的人家?還是十三張牛犁?抑或是可以在這裡玩撲克牌「十三支」嗎?果然,我在這裡摸到「同花大順」,取電線桿之走勢,找到條小路往左,且下到河床後才知道摸中了最北端的下切點。


若說坎頂是悠閒的農村路線,那河床就真是其單車的世外桃源,兩三米寬的小路蜿蜒在河床,兩側稻子熟了正等著收穫。下了河床,通過火車「咻!咻!」的高架橋底下,遇見一位拿著相機猛拍的洗衣店老闆,他沒下車,但在駕駛座裡...好一個享受生活、真正偷得浮生的老闆,開著畫滿洗衣店招牌的麵包車。他與我同注意路邊開著牽引機的農夫,他正刨除滿田看來還肥嫩的菜,也因為如此把周圍的鳥都引來了,有小白鷺、八哥、烏秋...緊緊跟著牽引機駭人的刨刀,撿拾被刀子翻出地面且眩得分不出東南西北的蟲子。農夫一畦一畦井然有順地地鋤,鳥兒也跟著換位置。有趣的是牽引機轟隆隆地轉著,鳥兒們唯恐不及地加快腳步跟著,或飛或奔就是滿場跑,獨獨在牽引機通過我面前時停下腳步,在安全距離外瞪著我、瞪著牽引機...等機器再度轟隆隆地離我遠去的時候,又紛紛振翅飛過去。顯然,他們相信農夫大過於我...是因為朝夕相處嗎?








在菜田耽擱太久,等拍夠照片繼續往西走,發現時間已經趕了,西邊的天空也開始籠罩起烏雲。沒按照預定計畫到大甲,在半途由溪底路爬坡回舊社,我想只消往北,應該有條路可以帶我回后里。到了崁頂,竟然已經到外埔,而且路並不如我想的「沿著懸崖有一條愜意的路」,而是回到甲后路上。若要走甲后路,那後半段就剩下「趕路」,真糟踏前半段的舒適,於是沿途我不斷嘗試往南,尋找貼近懸崖的小路,只是這些小路似乎都急著回到溪底,要不然就是在路口趴著幾條狗,像是被電到般地跳起來注意我。終於我找到三崁村,他與豐原公老坪的登山步道有相同的名字「三崁」,也都是附近最高的地方。爬上坡,發現「中34」線道起點,一條看起來安靜且不容易「有狗」的路。








從三崁村下來,西邊後頭的烏雲被風吹得令人擔憂,起風變天無所謂,怕的是「下雨」,尤其我總是習慣將所有的攝影家當背出門,一直拖延著沒去買背包套,萬一真下起雨那可虧大了。幸好,風往大甲溪對岸吹,對岸是機場,遠遠地可以看見高聳的水塔與靈骨塔。我一直試探著右邊的小路,不過總是出錯,焚化爐的煙囪指引我,方向對了卻老是找不到路,一會兒跑出狗來,一會兒又是挖土機,還跑到后里收費站旁的鐵門邊,當時有個衝動,想溜進鐵網子裡,那一路就可以滑回家,不過這下子鐵定會出名,騎車無聊時聽警廣報路況,東一個摩托車騎上快速道路,西一個單車誤闖高速公路...我可不可以裝傻?抄近路回家,只是大概就此出名,全國都會知道:又有個白目騎士。鑽呀鑽!在一連串的猜測與錯誤嘗試中,終於在一條看來不起眼的小路,我回到剛剛的曠野,原來我繞遍了「十三張」,又跑出來了。


接近黃昏,風起雲湧,再加上落日實在令人留連。在金城莊與十三張的叉路口留了許久,期待電線桿與夕陽能交織出美景...,有擔心時間不足。回到拼布公園,夕陽已經蹲進雲堆裡,本來還希望「火燒雲」出大景,但剛剛西邊的雲不斷湧向南方,火就吊在半天燒,沒辦法燎原...。
這天,壯志未酬,原來計畫又大甲溪北岸西行,再由大安溪南岸回來,可惜被一群鳥給耽誤了,我想這行程應該找個好天氣再來探探....

大甲溪北岸相簿

davidw6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8) 人氣()

月前,就從同事那兒得知「競達杯環台中縣自行車挑戰賽」的資訊。剛開始以為由豐原出發到后里,過大安溪橋到苑裡,南下大甲、清水,再由神岡回到豐原,要是走這條線,那可是「吃稀飯」...了不起就是清水到神岡是辛苦的上坡。不做他想,立刻拿起電話招兵買馬,老同事、會長...隨便邀也有五個,每個人也都一口就答應下來,一時還超過每組五個人的規定,並需「勸退」。隨著確定報名的日子近了,再拿簡章詳細研究,這下子可不得了了,那是后里?而是經台三線到苗栗卓蘭,然後再到三義接上苗140線到苑裡。這可不是一個陡坡而已,從石城到卓蘭是長陡坡,再由卓蘭到三義又得翻越一個長陡坡...加上清水,那就是三個長陡坡。原本的「輕鬆行」搖身變化讓大夥一一打退堂鼓,因為一組5人,只要任一人未在期限內完成,全組的努力還是泡影。

豐原到卓蘭、大甲海線都分別挑戰過兩次,但就是沒串在一起過。偶爾在辦公室裡就互相揶揄,找合理化的理由,合謀不付諸行動。可是雖然怕過不了關卻又不服氣,想試試看自己有多少能耐。這星期假日臨時起意,背起相機、裝瓶水就出發。辦公室的同事常笑我「孤僻」、「沒朋友」,騎車老是當獨行俠,但是每次都要呼朋引伴方才出門太困難了...。由辦公室出發,沿著東豐腳踏車道到石岡再切過長庚橋到石城,這效力與簡章上的「台三線」等同吧?而且還少了汽機車廢氣。
在石圍牆接上台三線...頂上、暗山...用十餘公里的時速上坡,與規劃中每小時二十至二十五公里的時速相差太多。過蘭勢橋,也不敢繞道朋友家叨擾,一則縮短時間,想試試看是不是真能完成全程;另一則,大概他們還沒起床吧。過了卓蘭加油站是全新的嘗試,這坡...採草莓的季節、爬馬拉邦山的時候開車衝過,但就沒用自己的雙腳攻過,不知道有沒有變陡?還好路夠寬,砂石車呼嘯而過還能留下安全距離。在坡上,最可怕的不是坡度,而是由後頭追來,踩著公路車、一身勁裝的白髮歐吉桑,而且一晃眼就多殺過兩個彎不見蹤影...還我開始盤算「是該換部公路車?還是要換雙腳?」9:05出發,10:10到卓蘭,再花半個鐘頭上到往大湖、三義的三叉路口,這裏瞭望台的咖啡車已經開始營業...可惜前路漫漫,一點兒也不敢多停留。
以為過了叉路口就到了天堂,可以一路輕鬆滑到鯉魚潭水庫,沒想到還是一路上坡,雖然路邊山芙蓉、多年生花生的花正美,也沒停下來拍照,只與他們許下來日再相會的承諾,低頭猛踩踏板,期待507高地快點出現。
507高地是卓蘭與三義間最高點,下坡可以飆到四十餘公里,不過「安全是回家唯一的路」,不斷地握緊煞車自我節制。滑到鯉魚潭水庫管理中心前看了看手錶才10:50,花了半個多小時才完成的爬坡,18分鐘就敗光了。水庫管理局往伯公坑一路平緩,火炎山遠遠地露出山尖,也開始感受到風的威力,拉扯的力道讓我將龍頭握得更緊。



穿過伯公坑,最需要注意由三義方向衝下來的汽機車,我繃緊神經地鑽過高速公路,在火炎山下拍下「苑裡8公里」的路標,到此碼表已經跳上四十公里里程。而在路標下巧遇明天競達杯的工作人員,他們正沿途綁著標示,也對我微微笑,希望明天也是風和日麗的好天氣...風別太大。




鐵鉆山在「鴨間稻」農夫深厚的地平線上出現,意味著苑裡、大甲...海線不遠了。路邊也不時出現「60公里」限速的標誌...我心底對著劉縣長說:我試試看吧!

風真得很大,路變平了,但速度始終提不上來。我試著達到劉縣長的要求,可惜風真得很大,沒辦法與汽車、機車對決,但為了激勵自己,還是找了由伯公坑載著水往苑裡奔去的搬運車廝殺。歐吉桑戴著頭套、風鏡,看來對地理條件十分熟稔,雖說強龍不壓地頭蛇,但...我還是超車,本來還想跟他點點頭,他卻頭也不回地努力向前。

第一個正式休息的點,也是苗140線上唯一的便利超商,說句題外話,超商真是單車族的好朋友,分散全台且劃一的品項,讓我們少了後勤支援的重擔,只要帶著「小朋友」就完成補給規劃。我光是停下來買瓶水,沒想到他們已經為了第二天的活動擺好專區,舒跑、寶礦力、Fin、能量果膠...讓趕時間的單車族不必多單擱時間。

不敢多待,「來時路」與「前路」已經相差不多,如果想當逃兵恐怕得不償失,騎單車跟爬山一樣,累了、遠了就會後悔了,捶心肝想「我幹嘛花錢買腳踏車拿虐待自己?」越往海線風越強,幸好對手不強,我在即將進入苑裡的高架橋上又趕過「搬運車歐吉桑」,很意外他竟然將山泉水運到這麼遠的地方。為了保持戰果,記取龜兔賽跑的教訓,雖然高架橋上的風景不錯,下方也有誘人的鐵道,但我還是選擇往前。在高架橋上,我看見風車...苑裡的風車....。
苗140線的盡頭是龍德家商,左轉南下經過幼獅工業區可以到大甲,右邊不遠有個巨大的黃色M字...。印象中,台一線往南都是下坡,可...騎了單車才知道原來也有上坡,11:50經過捷安特物流中心,跑馬燈上寫著「為勇士加油」...我想,勇士?是明天的吧!那路還真的一路由苑裡往上爬到大甲經國路。
12:24終於...大甲溪到了,我特地停下來對著台中港方向拍照,高美溼地的風車隱約地轉著,這也意味著該向東轉回了。台一線南下湊巧順風,省了不力氣,在甲南橋上幾乎是被「吹」過來的...。



我在清水鎮前的7-11照例停留,因為這裡可以坐在椅子上懶洋洋地仰望大度山的草坡,遠遠看去實在很美...也耽誤了太多時間在觀賞落地窗外,被北風吹得啪啪響的「咖啡旗幟」。

接下來沒力氣拍照了,我在清水轉錯彎:我知道三民路的新路坡度較緩,但車流量大,到此也已經累得沒力氣回憶路線,我猜主辦單位大概會安排個有難度的回程,於是選擇舊中清路,也就是經過嘉陽高中、墳墓堆...較陡的那條路;這也讓我後來碼表只記錄到「88公里」,而非競達杯的「98公里」。日正當中,駭人的不是芒草叢裡的墓碑,而是前方越來越陡、爬也爬不完的陡坡,每次爬坡都懷疑「坡」是有機體,會不斷地分裂生殖,不然...怎麼越爬越長。
過了公館國小,我實在期待可以右轉,順著中清路再一小段爬坡就可以一路滑回豐原。只是...腦海裡「神清路」始終揮之不去,我清楚往「神清路」必須左轉,一路長緩坡,而且下午必須頂著強烈的北風,剛剛在台一線上「他」幫我推過車子,我知道他的威力。記憶中第一次騎這條路也是冬天,北風威度低加上坡度很容易讓人有抽筋的危險,沒想到越熟悉的路卻越令人戒慎恐懼...要是抽筋?該不該打電話求援?今天北風威力猛烈,連最後平日可以催到三十多公里時速的路段也僅能勉強ㄍㄧㄥ到二十出頭。

到舊莊,差一步要進入神岡,將車子靠在紅欄杆上休息,想「可不可以用平常的速度估算就好,多休息一會兒....?」算一算,已經接近五個鐘頭...看來再撐一下有機會「達陣」。也沒力氣再停下來拍照。


沒想到,回辦公室竟然是這麼令人喜悅。將車子靠上窗台,剛好接近六小時,勉強及格。碼表上顯示88公里,實際花在騎乘有4小時53分鐘...也許這樣的成績再練幾次,明年也可以正式參加挑戰賽了...只是...是不是...該再號召四個瘋子....

davidw6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0) 人氣()

找這個松鼠籠已經很久了,每回經過這裡都趕時間,無法對叉路一一檢視,怕是虛耗時間就只能回頭。經過同事提點,原來松鼠坡就在我認為最不可能的地方:每次到了都會公園看見松鼠坡盡頭,是個芒草叢生的路口,從來不會聯想到入口竟是個超大十字路口,旁邊還有朝陽科技大學分部。較之西屯路的坡度與車流量,工業區裡的松鼠坡才是天堂,稍緩、平整...重點是「沒車」,而且似乎不管哪個時間來,前方總也有人默默地揮汗往上爬。這帆船是中科的重要地標,松鼠坡在工業區裡最陡的路段就在他腳下,不過最佳的瞭望平台卻也在此,這路的設計師大概早已預知騎士到這裡已經精疲力盡,且需要涼風、美景來犒賞,才能再度蓄積能量衝上山頂...喔!不是「衝」,是「撐」!





davidw6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8)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