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蟲蟲偶記 (145)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效果真是好,利用母親節連假來了次全面消毒,果然草地、角落一片死寂...,不知道該額手稱慶?還是默哀?繞了好幾圈,才在馬兜鈴上發現隻蒼蠅,你...是體質強悍?還是捷足先登啊?

davidw6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母親節前夕,草地上,今年特別肥美的馬利筋引來不知由那兒飛來的樺斑蝶,幼蟲、蝴蝶為數不少地出現。好不容易樺斑蝶們可以不懼人地近距離接觸。

davidw6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別問我為什麼看得見它們,是習慣吧!習慣在枝條間發覺怪異的世界...。

學校總是在開學前全面消毒,目的在撲滅蚊蠅。而我知道這效果有限,不過聊勝於無,至少做了以後,樓下的班級可以有一陣子不會受到蚊蟲荼毒...雖然效期很短。我也知道,假設不消毒,撐過一段時間,讓校園的生態趨近於平衡,蚊蟲肆虐就會減輕。但有時候還是不得已...依照規定按部就班。寒假天氣冷,消毒的效果不彰,所以我喜歡將時間延至春雨下了、氣溫回升之後。因此,校園裡也會短暫地生機蓬勃。

其實,前兩個星期就在稜果榕上面發現他的若蟲,只是當時並不確定物種歸屬,僅僅在資料夾上記錄日期與...不明蟲。努力爬文,終於...知道他叫棕額薩圓飛蝨,還是個外來種,自2000年之後才陸陸續續有發現的報告。飛蝨在農業上算害蟲,他會吸食植物的汁液,也會造成植物受真菌危害的傷口,影響收成。但,對我而言,他卻如此可愛。

今天又在石榴徒長的枝條上發現他,一口氣出現數隻,從若蟲到成蟲各個階段一一陳列開來;更有趣的是陽光照射在石榴上,讓原本不易的取景與測光都變得順手。拍攝景深如此短淺的對象必須屏氣凝神,更別說要將數隻一次對焦清楚...我實在沒這番功力。
回到電腦上,我怕看不清楚,試著將蟲子畫面裁切...讓自己更容易觀察這「外星來」的生物。

davidw6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一早,就被同事拿著手機攔路,要我上樓幫他處理。也許宣導的夠力,所以同事們都知道這荔枝椿象碰不得。

這椿象不只如其名地喜歡荔枝,還鍾情龍眼,而偏偏龍眼又是易於被順手播種的植物。去年收到農委會的公文後,真得花了一整個夏天來與他奮戰,為了消滅成蟲與卵其中的蟲,連續噴了幾次農藥,還是味道濃重、道道地地的藥。只是荔枝椿象不只在龍眼葉子上產卵,窗戶、窗簾、牆壁...都是好所在,要根除...實在好難。

經過一年,才剛回暖,又拉起警報了。處理完窗框上那幾顆蟲卵與幼蟲,我特地走到樹下...,蟲口還不算多,但已經孵化幾窩,看來又得費一番功夫。說實話,我已經開始動心起念,想砍了這兩棵龍眼樹。

davidw6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最近,老是有青斑蝶飛舞,這在眾多樟樹的校園其實不稀奇。今天上課,在二樓的走廊走著,發現由樓下攀附上樓的華他卡藤,葉子有諸多咬痕。

前兩天才被朋友問...種不種台灣馬兜鈴?因為,學校處在都市中心,孤島式的食草植物種植發揮不了效用。要有群蝶飛舞,也只能靠三不五時的捕放或者書商提供教材。所以,其實並不缺食草植物,在這裡台灣馬兜鈴已經氾濫到必須拿著小鋤頭一條條移除,才不會覆蓋住辛苦維護的綠籬。華他卡藤更已經爬上三樓,偶爾拿著花剪由一人高處修剪,教室才不會淹沒在荒煙漫草中...也才不會躲藏了虎頭蜂蜂窩。

多看兩眼華他卡藤,意外發現一隻淡小紋青斑蝶的幼蟲...還有一隻雌蝶正在飛舞產卵。或許,過去把藤種得太低矮,高聳之後氣味才會飄送到遠方...讓路過的成蝶留下來。希望能在這一個夏天一睹淡小紋青斑蝶狂咬華他卡藤的奇觀。

davidw6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從我的角度看不見門前臺階下的芭樂葉為什麼劇烈搖晃?於是倚著布沙發軟綿綿的被枕,稍稍抬起,終於綠繡眼現身了。綠繡眼體型不到10公分,不細看,很容易錯身忽略 。牠在纖弱的芭樂枝條上卻顯得如此巨大。

上午九點的 院子裡,鳥兒忽然多起來,綠繡眼、白頭翁...從這樹跳那花,偶爾幾聲鳴叫,隔著玻璃窗很詩情。

我在找前幾天的發現的脛蹼琵蟌,每年入秋天氣開始變涼,趴在落地窗前總是可以發現牠們攀附在葉尖枝梢,偶爾緩慢地巡遊。有時候同時發現兩、三隻,有時候則遍尋不著...最近則多半『孤鳥』一隻。我懷疑,牠們跟著水生植物來的,安居在台階下的陶缸。

院子裡,除了熱鬧的鳥況不利牠們生存,不時往九芎身上爬上去的攀木蜥蜴更是天敵,我懷疑脛蹼琵蟌數量忽多忽少,牠擺脫不了嫌疑。

終於,昨天的琵蟌終於在女兒牆上的樸樹上出現,倒懸在葉子下面,看似正在「狩獵。馬上又發現第二隻琵蟌,牠已經飛到一樓屋簷...那裏只有磨石子牆面,牠飛那麼高做什麼?我真為牠捏把冷汗。





davidw6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8) 人氣()

書上說,牠生活在中、低海拔的山林之中,我卻星期一(10/26)進辦公室時,在川堂前的水泥地上看見牠。雖不至於是蛾類中體型最大,但那將近10公分的體長與背上清晰的骷髏頭卻讓我很難忽略牠。

網路上說:天蛾科,豆科、木犀科、紫葳科、唇形科等如槭葉牽牛、金露花、杜虹花、青楓、馬櫻丹類的植物都是食草,掐指算算校園裡將近有一半種類的植物都是食草,也難怪牠會出現。又說,牠在危急的時候會發出「咕!咕!」的聲音...這倒是引起我的好奇,蛾類給我們的印象不都沉靜地在暗夜中飛翔嗎?可惜,我遇見的時候他已經沒辦法發出聲音了。




davidw6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6) 人氣()

入夏之後,無論白天或夜晚前庭都被小斑蚊佔領,若是趴在沙發上久了,對外面的植物擺設不滿意,就必須抱著攻佔四行倉庫的精神衝出去。直到上星期,每年也幾乎在同一時節出現的「豆娘」又出現。前庭只擺了一只陶缸,裡面種些大萍,卻沒有過孑孓蹤跡,也不曾發現過水蠆,但「豆娘」總是準時出現。

去南部旅行前,發現白色的豆娘又形單影隻地出現了,想拍牠,卻招惹成群的蚊子,在驅趕的揮舞中眼睜睜地看著豆娘閃躲我的當口,忍不住怪異地往前飛了一小段才又後退,仔細一看,牠腳間多了一隻小斑蚊。這才恍然大悟,原來這麼多年來牠們總在這時節群聚地出現,就是以小斑蚊為食。

回家後,又趴在沙發上觀察窗外的花圃,豆娘不只出現一隻,數一數至少已經有五隻,有些也成熟了。翻翻圖鑑,純白是「脛蹼琵蟌」的未成熟雌體;黃色腳、尾部白的是成熟雌體;到目前為止還沒觀察到雄蟲。我很是期待,希望能見到完整的族群在門前的花圃形成群落,幫我清一清惱人的蚊子。

今天再走出紗門,拿著相機去追豆娘,發現...小斑紋變少了!





davidw6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不能出門的假日只好整理花木,活絡活絡筋骨,也拯救平日受苦受難的植物們。過輕度的癮頭就拔拔雜草...;重度的就一盆一盆地換土,分株、救亡圖存...;而最終就是以澆水收場。

星期天,澆水澆到非洲霸王樹,忽然一隻身長約10公分的大螳螂從葉子背面現身,彷彿是被冷水給打擾了白日夢。他一現身就張牙舞爪,四處張望,一副想找驚動牠的小廝算帳。
這露台花園雖然一向有機經營,但平素除了螞蟻、蚜蟲、青條花蜂出沒...了不起就幾隻毛毛蟲出現,對大螳螂這種掠食昆蟲實在不是「發展」的老地方。況且白天麻雀常來巡遊,入夜之後更是蝸牛與壁虎的天下。牠為什麼來?如何來?著實令人好奇。

看不慣牠張牙舞爪,再用水噴牠,牠振翅飛到圍籬上,居高臨下擺出一副準備捨命拚搏的模樣。這下子我明白了,牠應該是飛上來了,只是這麼高...並不符合掠食動物斤斤計較的熱能獲取報酬率。
為了記錄牠,我跑回樓下書房拿了相機,回頭牠已經換到屋頂下緣...但讓我耗去卡洛里,拿了相機,哪有輕易放過牠的道理。拿了一旁的鐵絲,攔腰將牠勾回非洲霸王樹上...硬生生地拍了幾張照片,這才對他說:算是你住在我這兒的房租吧。







davidw6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我意外發現有隻蜜蜂停到水龍頭上面,天寒地凍的,我可不相信他是為了找雪亮的水龍頭照鏡子。果然,她讀完了「精密陶瓷」四個大字以後就走下轉柄,找有水的地方停歇。冬天氣候乾燥,容易口渴,飛累了喝喝水吧...蜜糖吃多了對身體不好。

前幾天有格友問哪一部相機適合拍花蜂...一時之間,不知該如何提供專業的意見。尤其現在上店裡買相機都沒辦法適用,甚至店員就丟一快鐵做的模型給你惦惦斤兩,但買相機又不是買空心菜,光知道斤兩與外觀...說實在,我也不會選。湊巧今天來了這隻蜜蜂,就當作我 P330 的「試金蜂」啦!先從距離5公分以上的第一張開始拍,漸次地接近...到最後一張幾乎是貼著蜜蜂的背拍了。最後那一張不是拍糊了,看看他的觸鬚就知道...我對焦對到頭上去了。我想,除了近攝時對焦點常對到「不對的地方」,基本上...P330應該算是傻瓜相機裡剽悍的了。如果每一隻青條花蜂都像這隻小蜜蜂一樣合作...不過,據我所知...青條花蜂神經質很多。

s




davidw6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才剛將住院的相機領回來,就一隻小螳螂一起來慶賀,捨不得我沒將相機拿出來試用、過過乾癮就回家,牠特地爬到車子的後視鏡上扮演模特兒。







davidw6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9) 人氣()

大概消防隊不會同意隔著天花板處理蜂窩,一般裝潢師傅應該也會要求先消滅蜂群才能施工吧。

再拖下去也不是辦法,早上拿著螺絲起子卸下排風扇,想偷偷確定蜂巢的位置。前兩天,卸下排風扇由縫隙直接噴進殺蟲劑,發現往燈的方向噴匯出顯很多振翅的聲音,那應該就是蜂巢的方向。
噴了幾秒,又出現有力的振翅聲音,而且伴隨著抓咬天花板的聲音。
過了約莫半個鐘頭,再卸下排風扇一次,再噴幾秒...這回安靜沒有聲音。我猜,每次噴都有振翅聲,大概是因為...雖然成蜂每次都被消滅,但蜂巢裡的蜂蛹卻陸陸續續孵化,攀附在蜂巢等待成熟或者修復蜂巢。因此,應該密集地趁勝追擊。

下定決心,將鬆脫的排風扇整個放下,終於見到蜂巢...直徑應該有30公分,或許因為築巢的地方太安全,牠們並沒有結成球狀的外牆。沒有想像中群蜂往機械口撲飛而來,而且我怕用燈一照,驚動據說向光性十足的虎頭蜂,一起對我撲來就太可怕了。拿起殺蟲劑準確地對著蜂巢噴去...再蓋上排風扇...靜下來聽。

確定沒有聲音,將排風扇卸下來,拿起手機...先探勘敵情:蜂巢兩層,有些已經結蛹,成蜂和蜂蟲已經掉落在天花板上。雖然不確定蜂蛹是否會再孵化,但想至少先將破壞擴張到最大,拿起鏟子用力將蜂巢由蒂頭鏟斷。
機械口太小,手並無法探過去將蜂巢移除,而且蜂蟲又大又肥,勢必招引其他昆蟲...我決定,上班之後找裝潢師傅來換一層天花板,順便解決排風口容易遭到入侵的弱點...這算「實邊」吧!











davidw6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2) 人氣()

辦公室忙了一天,抽不出時間觀察白天蜂巢的運作狀況,晚間也懶得進入充滿柑橘精油詭異氣息的浴室。

davidw6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今天休兵...想到要與嗡嗡作響,凶悍的虎頭蜂周旋,有點躊躇…還在思考傷害、損失最輕微的方法。蜂群們何不學習龍貓,包袱『款一款』…神隱去吧!

davidw6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晨間上班前,先拿殺蟲劑朝著旋轉中的排風扇噴個兩巡,覺得自己像是早起先拜個土地公一樣...隔著天花板,彷彿有一絲絲振翅的聲音。觀察窗外,並沒有虎頭蜂往外飛。應該是昨晚的夜攻奏效了。

中午,再回家一趟,半路上再補充一瓶油性殺蟲劑,據說效果比較好。車道上站立觀察許久,已經見不到群蜂亂舞的景象。我想要將排風扇拆下來,釜底抽薪地摘除蜂巢...卻又怕虎頭蜂由排風口鑽進屋內,在野外觀察虎頭蜂畢竟與房子裡短兵相接不同,竟然有點涼意襲上來。
為求確定,將水性殺蟲劑噴光,雖然聽不見明顯的聲音,仍然看見一隻虎頭蜂倉皇逃竄出去。索性,卸下三顆排風扇的固定螺絲,緩緩降低以露出隙縫,然後將油性殺蟲劑噴進去。天花板那一端無聲無息,空氣裡瀰漫著柑橘精油的香氣...煞是可怕,究竟是已經殲滅大部分的虎頭蜂?還是這香氣絲毫不影響虎頭蜂群們?有一種陷入戰場的迷霧的不確定感。

我決定了...結束「戰爭」之後,要請裝潢師傅幫我將天花板換成容易檢視內部的礦纖板材質,不然也要修改出一口大大的維修孔。

davidw6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暑假,有天兩位小朋友站在車道抬頭看,然後悠悠地問我:「老爸!那虎頭蜂是不是在家裡築巢?」

怎麼這麼「旺」?順著小朋友手指的地方看去,一隻姆指大的虎頭蜂嗡嗡地正在廁所的通風口盤旋,兩圈之後迅速地攀附住不鏽鋼欄柵,然後鑽進去。我心裡祈禱,牠不過是來尋找築巢地點的斥候,發覺那風口經常飄出「異香」,應該就會另尋他處。結果,牠鑽進去之後,又由外頭飛來兩隻,而且那天風大...他們還被風捲下來,讓我們驚嚇得閃躲。

我頭皮發麻,因為這通風口通往天花板上方,與室內僅僅以排風扇相隔,而了解構造的人都知道,當排風扇啟動,擋板就會開啟,如果有一天蜂巢夠大,牠們就可以撐開擋板進出自如。
另外,最令人傷腦筋的是密閉天花板裡的蜂巢該如何驅趕呢?
兩個月下來,出出入入的虎頭蜂似乎越來越多,而且個頭越來越大。雖然可以看見這些虎頭蜂貌似黑尾虎頭蜂,但...怎麼比在野外見到的都要來得大?

D日
終於,星期天我受不了了...
直搗黃龍?不!那通風口有兩層樓高,我可不想冒著生命危險爬上去,萬一群蜂齊發時,我得跳樓求生,屆時大家就可以在報紙上看見我的廬山真面目,而且是被虎頭蜂叮成「豬頭」的模樣。

火牛陣?不!開什麼玩笑,萬一控制不慎,搞個火燒金山寺的戲碼,我就得流落街頭...並且得上網來乞討。太冒險了,所以...。
最後決定用化學戰,超商賣的殺蟲劑...

一開始,我由屋外的通風口下手,虎頭蜂來來去去,就挑選空檔把手伸出去,量度大約的方向猛噴。有一點效用,至少虎頭蜂回巢會在洞口盤旋停留,不再那麼順地出入。但過了半晌,虎頭蜂們又如常地出入。這回,我改由裏面朝著抽風機噴去,抽風機極有效率地將殺蟲劑吞入,紗窗外開始有幾隻虎頭蜂盤旋飛繞,而隔著 PVC 天花板則可以聽見虎頭蜂拍動翅膀,在天花板上趴他趴他地拍打。我想,這樣有效果,於是多噴了半罐,希望下午回家的時候,天花板上可以恢復平靜。

D+1日
清晨出門,氣溫還沒上升,同樣是飛行的動物,但我堅信虎頭蜂的習性應該較類似老鷹,氣溫高了之後才開始活動。於是趁著中午空檔回家,站在車道上觀察了幾分鐘,洞口似乎沒有動靜。開啟排風扇,忽然紗窗外又出現一隻飛舞的虎頭蜂,原來還有餘孽...拿起殺蟲劑再往排風扇噴去,立刻又有嗡嗡振翅聲音透出天花板,而且為數不比昨天下午少。難道,牠們跟納美人一樣找到奧援?還是殺蟲劑對大型虎頭蜂根本無效?
眼看著上班時間快到了,我又順手噴了四分之一罐的殺蟲劑...

晚間回家,先打開排風扇...噴了幾次殺蟲劑...沒聽見掙扎的聲音...狐疑...待明天再繼續觀察吧!





davidw6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8) 人氣()

松羅步道的昆蟲要花一段時間來整理,隨便塞在資料夾就收進硬碟裡,實在對不起自己在悶熱的溫度裡徒步8公里。這隻大琉璃食蟲虻長得像不像宮崎駿動畫「紅豬」裡,那些橫行亞得里亞海,滿臉落腮鬍的空賊,至少他們的行徑類似ㄋㄚ!

大琉璃食蟲虻有4、5公分長,翅膀有藍綠色的琉璃光澤,發現牠的時候就停在路中間。幾個人圍著牠喀擦喀擦地猛拍,不一會兒牠受不了了,振翅低空想要走,無奈個頭大、熱機慢...一陣帽子、衣服雨就又迫使他乖乖回到地面完成模特兒的使命。




davidw6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0) 人氣()

棕長頸捲葉象鼻蟲是昆蟲世界的長頸族,這隻在步道邊葉子上休息的雄蟲,有較長的頸部;雌蟲則頸部較短。顧名思義,捲葉象鼻蟲以捲葉築巢來繁殖。我分別在不同的角度拍下牠,正想再換位置,一個大動作碰到葉緣,他忽然「六腿一縮」,假死地掉進草叢裡。


davidw6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2) 人氣()

看見這麼一棵樹可以發現什麼?樟樹?豎起大拇指佩服你,是個植物高手,能藉由殘葉辨識出物種。而我...只訝異,整條步道的小灌木葉子都完美無瑕,就只有它招誰惹誰?要說是午後的狂風暴雨嗎?還是另有原因?

我蹲下來,將葉背一一翻過來檢查,真的是風嗎?
終於,在枝椏交叉處...我笑了!有人跟大家玩「一!二!三!木頭人!」的遊戲。你看見了嗎?好大的蟲,約莫一根小指粗。
一時起了玩心,用手夾住牠的身體中段,想抓到手掌上玩,牠還牢牢地抱住樹枝。好吧!既然這麼堅持...就搔搔牠的癢,果然牠一直縮一直縮...還忍住不敢笑出來。



davidw6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2) 人氣()

民間習俗裡,流年有犯太歲、安太歲,就不知道是不是有犯馬蜂,必須安馬蜂這件事?六月底,才在大門頂上處理了一窩雙斑馬蜂;前幾天,又在頂樓發現這一窩黃斑馬蜂,而且在較上方位置還有一處空巢。

這窩馬蜂沒有樓下的凶狠,我來來回回地為花木澆水都沒發現牠們。直到一對綠繡眼總在我澆花的時候停在沙漠玫瑰上叫個不停,讓我仔細檢查了一下是否有鳥巢才發現。本來,想留牠們觀察,因為看來沒什麼攻擊性。這幾天,靠近觀察,發現馬蜂們會全部停下動作,似乎也在觀察我...終於讓我感到不安。









davidw6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8)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