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拈花惹草 (329)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20200914_白毛草_合作小(2).JPG - 白茅草操場上的白茅草其實很常見,只是在勤奮的草坪整理後,往往我們只會將他歸類為「雜草」。草長長了,開花了...這才恍然...原來這裡有一片白茅草。

繞著操場,一次再一次,逆光的白茅草竟然不遜於溪谷裡的芒花,只要你願意躺下來、趴下來細細觀察。


20200914_白毛草_合作小(6).JPG - 白茅草

20200914_白毛草_合作小(9).JPG - 白茅草

20200914_白毛草_合作小(10).JPG - 白茅草

20200914_白毛草_合作小(11).JPG - 白茅草

20200914_白毛草_合作小(15).JPG - 白茅草

20200914_白毛草_合作小(19).JPG - 白茅草

20200914_白毛草_合作小(20).JPG - 白茅草

20200914_白毛草_合作小(21).JPG - 白茅草

20200914_白毛草_合作小(25).JPG - 白茅草

20200914_白毛草_合作小(28).JPG - 白茅草

davidw6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20200824_甜根子草_內灣_卓蘭(2).jpg - 大安溪甜根子草秋天...沒有颱風、少雨的秋天讓溪谷舖滿芒花。想來就來,等...容易等到滿枝的花稀稀疏疏。那天,從高速公路陸橋往下看,大安溪、大甲溪都白了。散步在乾涸的溪底,逆光、順光...忽白、忽紫...。

20200824_甜根子草_內灣_卓蘭(31).jpg - 大安溪甜根子草

20200824_甜根子草_內灣_卓蘭(41).jpg - 大安溪甜根子草

20200824_甜根子草_內灣_卓蘭(62).jpg - 大安溪甜根子草

davidw6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約莫三年前吧,為了評鑑、為了成果,大鳥老師捐獻了一批積水鳳梨,我們一起擺置在一堆合果芋與山蘇之間。後來,評鑑告終了...莫名其妙的...只是改朝換代...這些積水鳳梨被淹沒在荒煙漫草之際。也只有我,看厭了電腦螢幕時,會抓起大花剪,把修剪花木當作修養心性。一不小心發現當初的積水鳳梨真的因為前幾天的大雨積了一灘水,也開了兩朵紫色小花。這要是以前護士阿姨還沒退休,鐵定被好好檢討。幸好,這化外角落也只有我會涉足。

今天,再來關心...紫花多出了四朵,朝氣蓬勃...。水,變混濁一點,但還沒有蚊蟲孳生,顯然前一週的全面消毒是有效果的。我決定...再留著現狀,看看紫花是不是能湊成一束。


davidw6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May 18 Thu 2017 16:38
  • 紅瓜

20170518_紅瓜_北側門外_合作小(12).JPG - 紅瓜俗話說得好...早起的鳥兒有蟲吃、塞翁失馬焉知非福。與鄰居會勘,走到不常履及的偏僻角落,這裡本來有跟黑白的棺木店招牌,不知何時已經被人抽去。滿地荒蕪,被咸豐草、藤蔓...掩蓋,想要踏進去,還得先拿著工具揮砍以保障安全。這幾天走在路上,覺得花兒們似乎商量妥當,一股腦兒全都開了。連這片荒草間也出現純潔的白花...辦完正事,趕緊回去拿相機。網上一查,原來是紅瓜,奇怪的是名字叫紅瓜,花卻白得犀利。

紅瓜是2005年間才被推廣的蔬菜,食用方式頗類似龍鬚菜,因為嫩鬚較龍鬚菜更為軟嫩,故名之「鳳鬚菜」。網站上寫著,因為容易種植,所以廢耕的農地應該要將外來的紅瓜地下莖拔除,顯然之前在這裡墾種的人疏忽了。

20170518_紅瓜_北側門外_合作小(4).JPG - 紅瓜

davidw6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這長柄菊沒有近照,雖然偶爾會在角落裡遇見她,但引起我真正注意是在圓環東路地下道的分隔島上,停等紅燈,而她就小小的、眾多的佔領那一小片綠地,形成了長柄菊王國。而詭異的,沒有其他植物在這裡可以與他抗衡,即使有...在這季節似乎也還來不及長大。

davidw6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su年復一年,雨裡,藍花楹又悄悄地綻放。利用傍晚正斜的陽光,想捕捉晶瑩剔透的紫。 

davidw6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平素不起眼的仙人掌,季節一到...極其可能開出令人驚豔的花朵。這幾天,女兒牆上又出現這艷麗得誇張的美花角。只是事隔一年,想破頭都記不起她的名字。在網頁上翻來覆去,生活中這麼常見的仙人掌花竟不再我的格子裡,爬到外頭去,終於拾回她的名字...美花角。 

美花角是鹿角柱屬的仙人掌,說真的不起眼,常是盆子裡最不起眼的枝條,這時候開起花來卻占盡風頭。 

davidw6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方向對了,即使是廢墟的狗尾草也被陽光映襯得美麗。我並未停車,只是搖下車窗,稍稍拉了一點焦段而已。

其實他真正的名字是綠狗尾尾草,有別於俗稱狗尾仔的通天草。

z

davidw6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印象中,園子裡的馬利筋從來沒這麼繁盛過。天氣稍暖,新冒芽的馬利筋就吸引壓抑一整個冬天的樺斑蝶,而蝴蝶一點也不嘴軟,由葉子一路啃下去,馬利筋總是只剩遍體鱗傷的枝條過夏,更別說開花。今年,在天氣猶冷之際,偷了一點空仔細地替她將腳下的空間清理乾淨,壓抑一下讓他的競爭者。加上天氣反反覆覆,樺斑蝶出現得晚。馬利筋不僅開花,且尚有餘裕結蒴果、成熟飄散種子。我想,今年的樺斑蝶應該會有不少。

 

10日下午,風吹得緊,我還是趁陽光想拍幾張馬利筋的花、葉。結果除了馬利筋,還附贈一隻來用餐的黃長腳蜂。相對其他的胡蜂,黃長腳蜂溫馴多了。為了抗風,我出手抓住馬利筋枝條;甚時,還可以極接近蜂的距離抓住花莖下緣,覺得放手一撈,黃長腳蜂絕對是囊中物。只是...誰會如此冒險又閥害溫馴的小蜂呢?

davidw6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驚豔的時候花團錦簇,待有空卻已經遇上雨天,幸好夜裡雨暫停歇,我可以不必辛苦地撐傘拍照..。雖然,景色被燈光染得無法先出原有的粉嫩,但還是低調的豔麗。

davidw6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拜網路發達與六號高速公路之賜,高山賞花已經不再那麼遙不可及。

聽說,合歡山的杜鵑花開了,其實我早已經料想,因為前一週逛了一趟大雪山森林遊樂區,玉山杜鵑從20幾K處沿著林道一路開放,而且新開的花新鮮、有朝氣。

假日上合歡山有點冒險,清境農場是熱門的觀光景點,順道遊山的人潮也不少。意外的,大概因為母親節,大家都回家吃大餐去了。由74號快速道路到國三、國六高速公路一路順暢。甚至,雖然遲了出發,到清境早已接近午餐時間,但還是有停車位...。

過了翠峰不遠,玉山杜鵑果然夾道歡迎。到松雪樓,合歡尖峰與東峰的坡腳上也開滿杜鵑。心想,上北峰去,北峰難度較高...人潮會少一點。後來卻發現這是錯誤的決定,上攻峰頂的山路兩邊花並不多,紅毛杜鵑正結花苞而已,反而是反向坡地開得燦爛。花了一個鐘頭許,才在往天鑾池的下坡遇見正要開的玉山杜鵑。

隨意按幾次快門後便站著看玉山杜鵑,反而孤立在箭竹坡上的獨立玉山杜鵑才能吸引我,只是滿山遍野的『步道養護』告示,讓我只得遠觀。
回來之後,聽說合歡山如雪季般爆滿...不免又埋怨,交通、通訊太發達了吧!

davidw6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

花謝花開、年復一年。

今年的藍花楹沒去年盛況,照理說,今年的季節氣候變化分明,花況應該更甚才是。

但陽光襯著,花的紫更顯得濃郁。忍不住又得左肩扛梯、右手拎相機去追逐。除了花色,我也愛花名,『楹』字用得美,不知道當初是誰取了這名字?

藍花楹號稱南半球的鳳凰木,葉子、植株極其相似,除了蒴果差異,恐怕就得等花開了,真相才能大白。

當年沿著圍牆種了一排,可惜地勢積水,每年總有幾株要被颱風吹歪,好不容易積累的養分又耗給療傷止痛。花色稀稀落落,拍照的時候得費心尋找襯景。常見到路人在門外攝影...其實,最美的角度在大樓三樓,黃連木恰如其分地站在路中間扮演。可惜,鏡頭短了點,拍了照片又刪去...算了,就等每年來的紫吧!

davidw6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天宮石斛蘭容易種,只要放對地方...有點樹蔭...就能夠長得很好。

每一年花謝之後,我會抽空搬來鋁梯,一一地將枝條齊根剪下,用釘槍再釘到別的地方;若是已經在枝梢上長出不定芽,我也會將它彎曲到同一根樹幹的不遠處固定。天宮石斛蘭慢慢用一年的時間長出氣根、抱緊樹皮,等待來年開花。

當然,並不是每一次的移植都十分成功。因為是隨機地附植,固定枝條的地方一年四季的微氣候並非我們一廂情願的那樣,不幸的枝條就陣亡了。有時候,枝條就與環境僵在那裏,不長也不枯萎,等到哪一年雨水多了、條件對了、他出人意表地開了幾朵小花,提醒我...他還活著。

天宮石斛蘭每年的花期就約在四月底、五月初天氣將熱未熱,開完花就準備吃粽子過夏天了。兩個星期的花季,大家像約好了一齊開放,有點與櫻花的習性類似。
我每年都忍不住拿出相機拍,從樹底下。隨著種花的時候為了怕人家摘,拿梯子墊高;拍照的時候自然也得報應地搬鋁梯。今年發現,往樹冠、用廣角鏡拍起來效果不錯。




















davidw6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

始終覺得真菌是門艱澀的學科,買了幾本圖鑑,還是很難分得清誰是誰?或許與真菌子實體發生時,鮮嫩到老化如此多變吧!

沿著杉林溪森林遊樂區的穿林棧道散步,心裡正嫌她與溪頭實驗林一樣,不知為什麼原因清清冷冷,少有蟲蹤。路一轉,就見到尖頂地星叢生在將腐的倒木上。

地星...傘菌綱地星目地星科...傳說中的中藥材。由土裡冒出,成熟時就由尖端的孔洞「吐」出孢子。天候乾燥時,旁邊的「花瓣」會合攏保護子實體;環境適中時,則會翻開。看來,這一天杉林溪的天氣算「潮濕」吧!

davidw6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一放暖,花就開了。上一次,山腳下的桐花秘徑已經招惹不少賞花客。不喜歡熱鬧的我,事實上有些許意興闌珊。更甚,不想找到相同的地方,卻發覺他早已因為盛名而人馬雜沓。畢竟,賞花除了花美,應該還俱涵意境才是。

一年沒來,路有點生疏。轉錯了彎,不斷地被迫回到省道上。終於在匆匆之際發現這條路...這是條極具盛名的路,雖然他成名的原因對我而言並不是為了桐花。

林緣的桐花因為陽光庇祐而特別,陽光下白晰得難以直視。沿著山溝,桐花因搖曳而旋落,雖然印上車轍,卻不減一分。撿幾朵花放在擋風玻璃的雨刷前,在湊近看看,想學人家矯情一下。

上山前,留意到陌生的小徑。搔首弄姿後,回頭往下探尋。

小徑起頭看似久無人跡,稍稍往裡面走,讓三義白了山頭,滿山遍野的桐花不正都落入林間...除了,桐花如天女散花灑滿小徑;轉頭,林間也都被桐花舖滿。這路越往裡走益發驚奇,雖然不忍踏到桐花,想前行...卻也只能採著花香。

原來只是想散步。後來,小徑竟與乾山溝交疊,溝裡已經被水沖去了泥土,剩下這裡特有的鵝卵石。桐花落在石間,萬一又下雨,花隨水流...應該只見花流吧!邊前進邊趴下來拍花,怎麼拍...沒經過布局的桐花應該就是那麼回事。嘴裡邊與琦琦爭辯著,這...應該叫「花流,還是流花?最後我們一致同意...流花,美之外又多一分漂浪的情緒。

 

沿途都在林間走,盤高之後,發現太陽早已經越掛越高。揮汗,驚覺忘記帶水,原來是不打算走完的。一抬頭,往三角點的指示牌堅毅地握著相思樹枝。沒想到多年前尋訪不著、扼腕未竟的三角點就這樣地現蹤,特地由鞍部撿了一朵桐花放到基石上紀念如此美好的日子。

 



davidw6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4) 人氣()

才從梯子上下來,警衛先生幽幽地問:你不是每年都有拍了?隨口回答:就是每年都拍,今年才更要記錄。

有晨間運動的民眾相當熱心,從家裡帶一樣的天宮石斛蘭來定植在黑板木上,與我不同的:他將枝條固定在較矮的高度,而且面對西邊。結果,半年之後,原有的天宮石斛蘭與檀香石斛蘭依約開花了,走在教室走廊、辦公室偶爾都可以聞見幽香。

去年,我將長出的不定芽一一地用釘槍簡單地釘到更高的黑板木樹皮上,因此,今年花況更佳。
我正在計畫,等花期過了,要將老枝一一地釘植到其他地方。如果都能存活,那一定更繽紛。

 

davidw6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我來到這個學校任職,他就是棵大樹。那些年還沒有發覺箇中的樂趣,所以...沒有對他做紀錄。印象中,他就與大樓一般高,常綠經年,偶爾風吹的時候翻舞銀色的葉被就很浪漫了。

據說30年以上的銀樺才會開花,依他的大小粗細看來,我絲毫不懷疑。約莫三年前,發現他的樹梢上會轉黃...但高度太高,即使拿著望遠鏡依然無法分辨清楚那是花?還是葉的變異?只覺得美。

也曾經在衛道中學的小教堂旁邊發現一排會變黃的銀樺,無奈,樹的高度需要克服之外,還有踏入異域,由不得你任意恣為的羈絆,因此...總只是能看而已。

今年,銀樺與所有植物一樣花團錦簇,重要的是...他終於肯在矮處的枝條上著花。矮到我扛著一人高的A字梯可以勉強構著,換用重甸甸二丈高的A字梯則可以掙得多一點餘裕。一個人搬二丈高的A字梯有點吃力,壓得肩膀痛。在樹下要撐起梯子,得費盡九牛二虎之力,還惹得一群人過來關心。架好梯子,我才發現爬上夠高的地方站起來需要一點勇氣...梯子雖然厚重,但鋁條還是會因為高度而抖動。那天,我爬到三分之一處,在一團看起還算滿意的花間尋找角度;收拾妥當、回到辦公室卻發現不盡人意,真想再拍一次...不過,想起拍那支梯子還有點懶、有點怯,不知道花謝之前,我準備好了沒?

付出代價後,確定銀樺上的黃是花。花的形狀還十分奇特,初時呈現捲曲,等開起的時候就一根根地像是塑膠梳子一樣。美麗,還真非得爬上梯子才得以確認。

銀樺,山龍眼科銀樺屬,產於澳洲昆士蘭、新南威爾斯一帶。

davidw6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日復一日,花開花謝...時序流轉輪由藍花楹上場,緊挨圍牆的藍花楹像被點燃的煙火,一點紫...一點紫...旺盛起來。終於跨過我無法隱忍的界線,抬著A字梯、脖子吊著相機...取不同的角度,即使她過去與未來都一樣的美麗。

那天,我站在梯子上,忽然樹下被孩子群包圍。原來,老師再也受不了...隨著資訊交流頻繁而同步湧進、遠在千里之後的東瀛花訊。帶孩子來到在我們的藍花楹樹下野餐、表演,自娛共娛。

我陷入紫花與意象的兩難,所幸走過去與最近來訪的巴西志工聊天。藍花楹來自南半球,有南半球的鳳凰木之稱。問他:是不是認識這位同鄉?他狐疑地說沒見過。他不懂中文,但現代科技無所不能。他開啟智慧手機上的 Google 翻譯功能,再交給我輸入「藍花楹」中文...然後開始搜尋。因為孩子熱情地邀請他參與盛會...直到下午,他高興地來表示:有,這的確是南半球的植物。

davidw6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8) 人氣()

與人爭辯過他究竟是不是石榴,因為...他被修剪成綠籬,每年工友總在開學前後修剪,而他的花期也正在這個時候,當然沒人見過他的花,自然也不曾著果。但花是我親自與廠商磋商挑選過後種下的...只是沒圖沒真相,也說服不了人。

前幾個禮拜花開了,幾年前我也曾經見過有著同樣好運氣的花,著花的位置在綠籬低處,巧妙地躲過工友先生的平剪機,單單一朵懸著。我趕緊拍張照,當作日後的證據。結果拍糊了,D200加上100mm Micro 鏡頭,過去都不曾發生過...紅得一團,根本辨認不出花瓣來。等我將影像由 CF 卡轉進電腦,察覺不行,再回頭去拍...花早就不知去向。

前幾天,遊到中興大學。在摩斯漢堡前的分隔島上發現一排重瓣石榴,而且...雖然修剪過,但基本上仍維持植株該有的圓形,也因此保留不少花朵。這次,我請出 60mm Micro 與 D600,希望多400就能夠清晰地洗清謎團。

davidw6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一樣在上班的路上,更幸運的是方向是順光的,所以我可以很清楚地分辨枝條分明梢上佈滿了。

停下來欣賞黃花風鈴木,順便觀察她,究竟那紅,是什麼果子?還有再前面一點,一株被天橋壓彎了頭的苦楝。可惜苦楝的花早已經被綠葉給取代。回頭,那紅竟然是可愛的鐘形小花。

花不敵一天的大雨,打了一地,幾乎擋住人行道。連停在一旁的車子也沒放過,雨刷、擋風玻璃小花排列地蜷縮著。

她是陌生的植物,一整條街就只有她模樣、顏色特殊。多拍幾張照片...,回家起機問 Google 大神...原來,是來自澳洲的槭葉酒瓶樹。冬天落葉,春天回暖就開滿鐘形小花。槭葉酒瓶樹,又名「槭葉蘋婆」、「澳洲火焰木」。她與藍花楹的美豔並稱,網路上更有人讚嘆...上帝是澳洲人嗎?竟然把這麼美的花都分派到澳洲了。樹葉酒瓶樹喜愛高溫,南部較適合其生長,不過她堅韌的生命極為野放,可以種播。惟傳言種播之實生苗需要耗費近10年才能長成開花株,嫁接苗則4年。我不禁想:應該一日來去看三回了,撿些種子回來實驗;但是,那麼高的植株,我該怎麼取到枝條呢?

davidw6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