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我而言:「完登」一座山,是指由登山口到三角點,一路上拍照、賞花、賞鳥...,最後要把這些揮汗的紀錄整理妥當,這才算「完登」。而我不只一次嘗試著「完登」谷關七雄老五「東卯山」,經歷過谷關大道院山徑漫步賞蟲之旅;也有東卯山登山口張望之旅;甚至是1.5K處功敗遙成之旅...東卯山成了天際線上遙不可及的想望,一次又一次強烈的積壘...希望總有一日能「完登」。

東卯山名列谷關七雄之「第五雄」,高1690公尺,來回共13公里。如果你問我「一個人走在山路上,怕不怕?」答案當然是肯定的:怕抽筋、怕口渴了水也喝完了、怕懸崖峭壁、怕落石、怕倒木、怕逃犯、怕山老鼠、怕蛇、怕咬人貓、怕下雨、怕相機掉了...怕台灣黑熊、怕山魈、怕魍魎...。但爬一座山必須東等西等,在等待中山雖然永遠都在,但總更怕體力減退。就像有些人總是唸著年紀大了要做這、做那,可人有旦夕禍福,何人有十足的把握「一定可以到老?」這樣的心態驅使著我,繃緊頭皮卻總能順利出發...。

8:19 悠悠清晨台八線上往谷關是悠閒的方向,農機與上班的車子三三兩兩,直到谷關大道院上方的登山口空空蕩蕩。本來有點期待早起的山友已經幫我巡視過一遍,即使不能結伴聊天,但至少知道同一條路上有其他人,心裡比較踏實。是幸運?還是可惜?林務局似乎打算將東卯山獨獨借我ㄧ整天。
大概沒有任何野生動物會像人類一樣,因著心理因素而翻山越嶺,所有的動物應該只有人類才有「攻頂」這種「愚蠢」的行徑。因為稜線、三角點上往往貧脊、沒有食物誘因,又得消耗了珍貴的能量做這件事,因此即便是遷徙,牠們也應該選擇較低的隘口、鞍部來穿越,平時就只在食物豐沛的坡地、山坳活動。也只有人類,因著食物太過豐沛了,吃得太胖了,才需要爬山減肥吧。


8:46 兩隻雉雞雌鳥翦徑,我緩緩蹲屈,更換好鏡頭。牠們從從容容算準時間,當我端起為了偶遇雉雞時不遺憾而攜帶的沉重長鏡頭時鑽進樹叢裡。
雉雞似乎喜歡海拔較低的坡地:八仙山、波津加山、馬崙山…印象中都在離登山口不遠處與之相遇。今天出發一個小時內的地方就分別發現兩群。有時候,藪鳥也會西西嗦嗦地擾動樹叢,令神經緊繃的登山客等大眼睛尋找許久。不過,雉擾動樹叢的程度劇烈,我常常站著以為樹後面會探出個大熊頭,結果往往在昏暗的光線下望見雉雞的尾羽,甚至...指聞其聲未見其鳥
 

過了1.5K,開始之字形轉上瘦稜線。
1.5K…1K不見了,印象中1K應該在電塔附近,可沒有發現!
之字形上坡雖然又臭又長,但至少之字形上坡減緩的路面傾斜,可以正常地昂首闊步。而非前傾著身軀,用力頂住背上重達78公斤的相機,然後氣喘吁吁地抬起沉重的大腿。


每回爬山做紀錄,總少不了林務局那一根根作工精細的里程碑,卻忘了自己容易敷衍,偷懶地不詳實,挑到最後,里程碑照片照例落入「資源回收筒」,要不就成了眾照片中不突出的紀念照。
較吸引人的應該算是路程中指引叉路的路標,一路上「德芙蘭步道」指標共有兩處,站在路口看,德芙蘭步道看來較受呵護,改天...改天也許可以像馬崙山的斯可巴步道那樣來個「輕鬆行」。
其實,最吸引人的是「禁止進入」或是乾脆用枯木、倒竹打個大叉的路標,我對牌子後面的目的地有不住的好奇心,是另一座傳奇的山頭?還是另一條生態豐富、風景優美的寂靜小徑?


許久未見,山徑上多了倒木、巨石阻隔。兩處倒木,先是學狗爬鑽過樹洞,再用五短身材小心翼翼跨欄;巨石是最驚險的,爬上去...又怕巨石搖身一變,化身為衝浪板,那我又得花一番氣力從山腳下爬上來。因此還是乖乖地拉著好心人綁在巨石上的繩子,腳踩著前人已經踩實的小小落腳處,屈伸扭臀地走過去。以我的體重應該尚不足以撼動巨石,要是可以...今天也沒有體力走到這裡。


9:24 之前曾在2K涼亭折返,再往前一點點有第二座電塔,要再往上就必須由電塔的水泥墩鑽過去。電塔與涼亭之間,在山徑中間有棵不知名的樹,樹液是中華大虎頭蜂的最愛。過了電塔是德芙蘭步道與東卯山步道的第二處交叉口,我也曾經在這裡穿越中華大虎頭蜂築在地底的巢穴大門,碩大的虎頭蜂嗡嗡出入,只能趁著起降的空檔快速通過。今天...只有一個人,沒多考慮...不停留地走過。
 

早上進大甲溪河谷之後就沒了陽光,天氣總是在烏雲密佈與陰霾之間擺盪,曖昧得讓我失去信心。下車,順手就由雜物袋去出輕便雨衣;心裡也暗暗下定決心...只要下雨,立時下山。
其實沒有陽光也是好的,少了陽光,稜線上就多了很多聲音。但少了陽光就不見甜美的景色,就得忍受拍不出好照片的痛楚。
3K,終於有一點小陽光,忍不住低頭拍那稍縱即逝的影子,也算聊勝於無吧。過了3K,山徑上的石頭也開始有稜有角、體積碩大就像附近的山頂一樣,有著堅硬的火成岩。


9:52  有了高度之後發現對山、山腳下...到處都有白花開放,在這個季節連猜都不必地可以肯定那一定是桐花。在苗栗教書的年代桐花尚未成為觀光賣點,雨後的學校後山滿地的白,當時只覺得漂亮。有學姊曾經發表一篇關於在苗栗教書而與桐花生活的文章,她說每天出門要拍落車上的桐花,意境很美。這幾年,桐花似乎成了客家專屬,也沒什麼不好,多了文化的意涵氤蘊其間,桐花更美。只是,賞桐花似乎也不必人擠人地湊熱鬧,在這山村野地,少了刻意地籠聚,卻多了閒雲野鶴的快意。


10:04 樹林上方出現旱地拔蔥的山嶺,那是東卯山三角點前的高地,有叉路可以上行,但志在三角點還是省點力氣循路腰繞。等一下,再一次之字形上坡後,可以由山嶺的山頭後面看見祂與大甲溪壯闊的河谷。


10:42 5.5K...這裡是攻頂前的幽暗,三角點已經措手可得,心已經不急了。意外地發現好幾株血藤在這裡開花,花期接近末了,灑了一地,落花多過枯葉。幾個星期前在科博館也發現一棵開得誇張的血藤,闖進禁區拍照,幸好警衛先生通融沒被趕出去。匆匆忙忙也沒帶順手的機器,取景沒多加考慮。今天在這裡又相遇,應該是老天憐憫我多年總是錯過花期。真是幸運...藤上有葉、有花、有剛萌芽的種莢、也有去年熟成且已經空了的枯莢。


10:49 走到大岩壁,這裡有好多萬年松。年初到現在旱象依舊不解,萬年松限水苦撐的方法就是捲曲成一團。站在岩下,我努力地想像當甘霖普降的時候,萬年松將如何張開麟葉歡心呢?
一路上還有好多直徑盈尺的洞穴,洞口還有新挖的土,是什麼動物的巢穴?用登山杖插進去,會不會跳出一隻齜牙咧嘴的穿山甲?還是一條大蟒蛇?我沒試...也許下次時間多的時候可以頑皮一下。

一路上始終聽到大甲溪河床怪手疏濬「匡噹!匡噹!」河川的聲音,不當的開發與天災,造成河川嚴重淤積。而不疏濬它,越來越高的河床漸漸地影響人類的生存空間,下游豐原、大甲等都會地區就籠罩在天災潛藏的危機之中;疏濬它,則砂石的利益糾葛不斷。越是工業化、越是民主的社會...似乎我們越難避免對大自然的干預,這行為究竟是好?是壞?是對?是錯?除了問天,我始終參不出個所以然來。


接近山頂,芒草更高了,堅持不抄捷徑,結果就必須側身閃躲草海戰術地割砍,很後悔沒有帶一見長袖襯衫。我開始把登山杖拿在前方,絆住昨晚蜘蛛們忘記收拾的蛛網寢具,否則爬完山,也可以形成一襲薄紗了。
才說動物不喜歡上稜線,就有
兩隻竹雞來「兔草」。一隻站在山徑上與我狹路相逢、大眼瞪小眼,漫長的數秒之後消失在上坡的一邊。另一隻唏唏嗦嗦地在另一邊磨蹭很久,才決定孤注一擲地橫越,急急忙忙跟上它的同伴。我很想開口叫住牠們:「別這麼匆忙,我不過是想拍幾張照片而已。」沒觀察仔細就鑽進樹叢,會不會容易與天敵撞個滿懷,那可是性命攸關之事哪!

 

 

97









說好了東卯山步道只有6K,為什麼走過標誌著「6K」的里程碑,前頭依舊慢慢長路?還被竹雞嚇了一身冷汗。
11:30 好不容易...見到雷達反射板,終於攻頂。我沒找到東卯山的三角點基石,倒是360度的視野展望極佳。解說牌寫著向南有八仙、馬崙山;與大雪山森林遊樂區之間有老三「屋我尾山」,據說大雪山下切只消兩個鐘頭路程;而由麗陽上山,也有七、八個鐘頭之遙,且路跡不明顯;又有人說東屋縱走也是不錯的選擇...這還得回家多蒐集資料、好好地從長計議。


13:55李淳陽說短短20公尺的鄉間小路可以用2、3個小時來走完,我堅信。經驗裡,山路真的有太多吸引人的東西,鳥禽、昆蟲、掉在路中間的種子,飄到路中間的棉絮、不知名的落花仰頭怎麼看也看不出從哪棵樹掉下來的?每處轉角都值得停下來細細研究、仰頭觀看幾分鐘。這條山路用一天來走實在太匆促了,雖然它只有短短的六公里,停下來觀察一處動物的跡痕可能就需要一個上午;蹲下來等雉雞進入最佳拍攝角度,牠小心、慢慢地移動,我也必須耐住性子再花半天相陪。偶爾停下來錄音,每次一分鐘,但每個聲響似乎都是唯一,都值得採集...我想,這條山路應該再用一個星期來探究吧!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davidw6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4)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