懶了,還是生活中新鮮的事物少了,貼文寫記似乎不再那麼急切。依然在路邊速寫,依然時時攝影...但,似乎感動都被筆尖勾住,等到再有時間坐下來整理,都消失了...或者,覺得不需要寫了...將資料夾重新命名,歸到備份硬碟的磁軌裡去。

那天,一時興起跑了一趟鹿港。琦琦在車上問我,上次什麼時候來鹿港。我思索一下,上次來竟然已經10年前的事了。在車上,聊著對鹿港的印象,實在已經模糊,用手機上網查了羅大佑的鹿港小鎮...輕鬆搖滾的曲子竟然被我哼得有點哀傷。

印象中的鹿港不好停車...,這次卻發現在鹿港圖書館附近,許多居民提供了一次100元的停車服務,只是...有些角落令我不太理解..那地看起來像是公有的。

逛到老街已經近午時分,雖然老街是此行的重點,但走了一小段之後還是繞回大街上覓食。在媽祖廟附近,蚵仔煎是當地特產。找了看來提供多樣化菜單的小攤試試。

鹿港的蚵仔煎以粉加蛋,再加入蚵仔與豆芽菜,最後淋上甜麵醬。與豐原廟東夜市享負盛名淋上花生醬的蚵仔煎有明顯的差異...。當然,除了蚵仔煎,也得嚐嚐其他...像是清蚵湯、丁香魚...。

我發現,鹿港的餐廳或小攤...尤其是廟口一帶,總會酥炸像小山一樣的海產...螃蟹、蝦、蝦猴...販售。有些攤商還會在店前擺個鐵盤子,裡面放著半盤的活蝦猴。蝦猴是彰化一帶泥海岸的特產,但大量的撈捕,不知道近年的產量是不是減少?這幾天才在報紙上讀到,台灣商業化的漁業,已經讓台灣漁獲下降為早期的三分之二了。

用完餐,又再度投入老街...發現乾貨店賣的「蚵千」,我想應該是「蚵簽」的筆誤...台灣人將曬乾、切絲的食物稱之為「簽」。比如「番薯簽」、「甜粿簽」...蚵,也能曬簽?我倒是第一次見到。

老師傅在店門口現做牛舌餅,他正在揉麵團...鹿港的牛舌餅厚約1公分,包餡料;與宜蘭乾、薄、酥、脆的牛舌餅截然不同。一片10元,買了原味與芋頭各1片,邊走邊吃...。

鹿港天后宮坐落在無盡的蚵仔煎攤之間,吃夠了美食,繞進1647年奠基的廟裡參觀。大門藻井下,聚集不少仰頭瞻仰的人們,有些看似學校營隊,由稚嫩的講師帶領解說,看來地方上對自身文化推廣著墨頗深。
每到一處廟宇,最吸引我也讓我以為最傳奇的神話,莫過於藻井下的龍魚,龍頭魚身...即將幻化為龍,除了修得正果,也庇佑木建築免於祝融,堪稱兼顧修身、平天下。
第一進左右之斗拱以海波紋飾為題非常特殊,當然天后宮為海神廟,比起一般以雲紋為主,海波更能切合。

媽祖廟側殿同時供奉月下老人,不少年輕的女孩在此祈求...也有情侶一齊。畫面中白衣長髮者,是黑衣女孩的同伴、是位男士。當他們舉香時,我趕緊退到殿外,想捕捉一張以他們背影為陪襯的月下老人...不巧,他們也轉過身發現,後來再也不肯站在一起,讓我感到些許歉意。

廟的包廂裡,我發現一群歐巴桑正疊著平安符,嘴裡聊天,手、眼正專注地工作,沒敢踏進去叼擾...隔著門輕按一下快門。

看過廟宇,又穿過正冒著炸蝦油煙的小街回到老街...。沒有覓食壓力,一派輕鬆能發掘更多...。像是陳皮、用包裝箱編製帽子的老婦、在廳裡孤燈雕刻的老師傅、專注加熱塑形的玻璃工匠。

回程,我們竟然在學校旁邊不期而遇「摸乳巷」。既然有緣,不下車看看說不過去。

摸乳巷周圍其實已經被大馬路包圍,短短十數公尺的窄巷僅餘觀光價值。遊客們倒是大家都客氣,謹守著禮儀,進入摸乳巷之前會先探探對面是否有人過來,避免在巷子裡進退不得而尷尬。巷子附近的房子早都翻修,夾著巷子的老房子有點傾圮,除了告示遊客莫在牆上塗鴉、還警告房屋危險、注意安全。從磚牆的縫隙望進去,房子裡應該多辦荒廢,或著僅留下磚牆,而牆後已經或預備以鋼筋水泥構築加固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davidw6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8)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