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小時的山路該用多長的文字來表達方是貼切?幾年前暗暗許下朝聖谷關七雄的願望,雖然路途遙遠、步調緩慢...幾年下來總有些成績。八仙、馬崙、波津加、東卯...相繼走完,僅剩下唐麻丹、白毛、屋我尾三座。
唐麻丹與白毛,分佔老六、老七,準備留著慶功下酒用。而屋我尾山雖排行老三,卻號稱谷關七雄中唯一擁有「捷徑」可速成:由大雪山31K的牌樓處下切,來回三角點僅需3小時。但我總認為那樣勝之不武,尤其每一座雄山都由大甲溪上溯,一步一腳印地完成,如此完登屋我尾山總會留下一點遺憾。
傳說中的傳統路線由麗陽營區爬升海拔千餘公尺,過墓園、攀繩、下切河谷、陡上,山客必須結結實實地花上八小時方能完成,比較像是谷關七雄的風格。也可能傳統路線太過艱辛,需要花費谷關七雄中最長的時間走完,所以網路上屋我尾山的登山資訊多半屬於大雪山出發者;少數由麗陽線啟登的資訊,不是說得充滿艱辛,就是路基不明顯且帶有點靈異傳說。
但...硬著頭皮還是要走...就從愛山的部落格裡印下照片、文字充當導引,趁著秋高氣爽,我終於出發...準備跨越這谷關七雄中的重要里程碑。

登山口容易找,沿著台八線中橫公路,過麗陽營區後,左手邊就可以看見「十文巷」路標,路標下有褐色的屋我尾山指標。雖然被「瘋泰雅、泡谷關」的觀光大旗遮掩,愛山的人總是可以嗅到該追尋的味道。
路口上來幾分鐘,窄山路忽然變成雙線八米路,登山口就在左邊的橋邊。在網路上搜尋到的資訊告訴我:車停在「小心火燭、嚴防火災」的招牌下,沿著招牌旁的水泥路往上走,經過墓園,就可以發現前人留下來的路條。
我真的照做了:一早就來墓園實在令人敬畏,尤其網友的格裡還寫說:有人對原住民先人不敬,誤踩墓地,因此受到責難地「鬼撞牆」,在附近來回繞了個把鐘頭而不得脫身。所以,我經過時特地注意每座墳墓的範圍,生恐有所冒犯,心裡嘀咕著:「借過!借過!我無意冒犯,只是愛山...所以借過!」。除了第一座僅僅用天然岩石立碑,範圍最不明顯;最裡面那座大厝外露,雖然蓋著卻也不敢多看,怕看見不該看的外,其實每座都修得很莊嚴。而我像跳格子般虔敬走完墓園,真的在最裡面發現登山布條就綁在「爬牆出去」的台階上。我實在狐疑...為什麼登山步道的起點要設在如此神聖且不可侵犯的地方...直走進到裡面才恍然大悟...寫文章的人走錯路了。



穿過墓園,迅即進入芒草叢中,只是芒草早被踩出好幾圈四通八達的小徑,圈繞的小徑中間有包圍著兩、三做用藤、樹枝紮成的茅草涼亭。那構造物有些早就傾圮,我站著觀察一陣子,高舉手臂、低頭護住臉闖進去,果然芒草叢的另一端出現樹林,出現登山口的里程碑,也出現一條寬闊的產業道路。原來..我走錯路了...後來下山之後開車回頭走,原來往回走二、三十公尺另外有一條「屋我尾山的登山口」小路,可以驅車直上登山口。因為位於十文巷彎道內側,標示位置不理想,極容易錯過。再仔細一回想,「防火標示」底下的登山口標示並不往墓園指,而是往山下去,只是我登山的時候只急著要「朝聖」,沒弄清楚而走錯了。


也因為出發時的懸疑氣氛,這屋我尾山...似乎一直籠罩在詭譎的氣氛之中。其實,路跡算是明顯,只是「路況不佳」。從十文巷花5分鐘到登山口,再由登山口花3分中走到「兩座大水塔」,步道開始上切...拉著繩子上切...。原來,路基不明顯不是因為坍方隱沒...而是路站起來了,可以供人行走的部分就剩下外凸的岩石。尤其久旱之後,碎石與泥沙都鬆軟,一個不留神很容易滑倒。

四肢並用,花了5分鐘後遇見這離登山口0.2K的指示牌,他除了告訴我離三角點還有 3.6K 外,一旁的水泥柱子還告訴我...路是沿著陸軍營地而修,走累了,可以彎進去吊網、吊索複習一下特戰技巧。
站在登山指示牌旁,一條筆直的步道就漸漸地彎上去,只隱沒到樹林子裡。上山,斜陡的路不難走;後來下山,才發現「好戲在後頭」。


好玩的是...應該是怕民眾誤入軍事重地,林務局竟然隔 200公尺就設一座指示牌...6分鐘走完兩百公尺,3.4K要花多少時間...當然純理論計算很容易,如果加上地形劇烈變化的限制,體力消耗殆盡...可能500公尺都必須奮戰許久。


攀登屋我尾山的山徑大致上應該分為三階段,第一段,由登山口到下切十文溪,本段基本上傍著十文溪前進,窄窄的山路實際是借用居民取水、維修水管的路徑。走著走著,黝黑的水管裡會忽然嘩啦嘩啦地傳出水聲,讓人不禁探頭往河谷裡瞧,期待發現瀑布急流之類的美景。可惜,不知道是枯水久了?還是取水的需求太多?十文溪只有河床,連涓涓細流都沒有。
若不是偶爾會遇見屋我尾山步道的里程碑,還真會讓人以為誤闖了森林且迷失方向...9:04...終於看見0.5K里程碑。他孤伶伶地與眾水管為伍。






過了0.5K處的10分鐘後,我遇見左邊的階梯步道,一度懷疑應該左轉,幾經觀察卻發現正前方有登山布條,確認前行的路才正確,可見寬廣的道路有時候不見得是正確的路。只是不免好奇...究竟這路從何而來?可往那兒去?通的?坍了?

再往前2、3分鐘,有片寬廣的崩坍石瀑。在這附近山區,似乎地質就是如此,容易產生巨大節理的坍塌。像是鳶嘴山、東卯山、八仙山、唐麻丹山...登頂之前都會出現岩塊堆砌...只是這裡高度有點低。而且,或許石瀑崩坍會阻塞河道,藤蔓下面佈滿蛇籠,山徑在這裡其實就是走在平坦的蛇籠頂上。
過石瀑,路忽然往下切,鑽進密雜的小山溝,然後從這裡下到河床。











河床是一路難得開闊的休息場所,隨意挑塊大石頭或躺或臥,一點也不必擔心壓到不該惹惱的小動物。秋晨陽光很乾淨,被山頭、樹冠遮掩地剩下精華部分能落到河床。
河床的水應該絕大部分被收進黑水管裡,少部分倖存都聰明地躲到地底當伏流,但水氣濕潤的感覺仍舊吸引蝴蝶、蜘蛛、蜂類。秋天,秋高氣爽適合爬山;秋天,卻也讓懂山的人害怕...這季節虎頭蜂當道。我懷疑自己不曾真正在深秋爬山,因為一路走過來不斷被虎頭蜂環繞盤問,要不是意志堅定,知道人不犯蜂、蜂不犯人,大概已經招惹大批虎頭蜂。河床裡更多黑尾虎頭蜂,三三兩兩巡邏,有些地方還成群聚集,聚在石頭上,不知道進行什麼儀式...,我走過,也不理睬。
黑尾虎頭蜂生命力強韌,剛到河床就發現有隻虎頭蜂陷在縷網蛛的網子裡,蜘蛛已經由洞穴接近而虎視眈眈。當我拿相機靠近,身影一晃,讓光影變化,縷網蛛立刻躲回洞穴、放棄到手的佳餚。而這隻虎頭蜂竟趁隙揮振翅膀直到脫困,然後似無其事地在周圍又開始巡邏起來。

下切河谷再上溯是我最擔心的轉折點,網友一再於文章中叮嚀要注意上切點,避免迷路。我卻發現沿著溪谷的水管上被山友一路綁上登山布條,除非刻意忽略,否則要迷路還真不簡單。順著布條指引,原來路就沿著河床前伸,偶是水管路、偶是階梯、偶又是需要四肢並用的岩塊攀爬。沿著溪前進,途中還遇見粗壯的水管破裂,強烈水柱攔住去路,顧不得水柱被陽光映出彩虹,順手將相機包入懷中,背對著水柱硬闖,瞬時大腿、臀部傳來一陣沁涼...若是在酷暑,這應該是山客的絕佳福利。
走到最後,在山溝旁出現了1.2K的指示牌,從這裡距離三角點2.6K,循著指標看去...階梯一路上溯,應該河床尋路就此結束了吧。回頭看看,剛剛應該走乾河床,雖然大石頭要爬上爬下通過,但總好過山溝邊的密林吧!如果我的直覺沒錯,這種地方正是「生態豐富」,一個不留神可要與凶神惡煞撞個滿懷。
離開河谷...路又開始艱困地望上延伸...






越高,視野越佳...,只是屋我尾山的一路上似乎沒有絕佳的展望點,樹林茂密地擋去烈日,同時卻也遮蔽了群山。
從河谷上來,明顯的路切著瘦稜硬攻,走不完的之字形,拉不完的纜繩...偶爾發現可以享受陽光、山群的展望點,卻發現已經有「人」把房子蓋在這裡...很大的黑尾虎頭蜂巢,至少我沒見過這 Size,隔空估量約莫有兩、三個籃球大小,球上密密麻麻的黑點就像蓄勢待發的殺手一樣,冷靜地瞅著人看,這下子我明白為什麼河床上這麼多虎頭蜂...趕緊隨意按了快門,匆匆繼續往上爬..希望這虎頭蜂生性慵懶...不喜歡爬山。


花了20分鐘從乾河床走到1.5K里程碑,發現了第一處散兵坑,根據登山口的草圖,散兵坑是在半山腰上。其實,由這裡往上直到接近山頂還可以遇見幾處散兵坑,有些已經被石塊、落葉填滿,有些則依舊乾乾淨淨...要不是圖上說他是散兵坑,我還以為是先民留下來小小蓄水槽。



在2K前,我還發現了一處疑似野獸挖刨樹幹的痕跡,牠把樹皮刮下一截,樹幹上還留了幾道看似利爪、齒痕。我停下來觀察,在外國影集裡熊常有類似的領域宣示行為,不禁背脊涼起...秋天了,該不會台灣黑熊已經嚇到這海拔高度來避冬了?可是心中又不免狐疑...這麼矮...是山豬?山羌?別嚇人...「相安無事,你不犯我、我不犯你,我喜歡菜市場的豬肉,不喜歡打野味,您就別出來攪和!」心裡也開始後悔,本來想準備鞭炮與BB槍上山的,至少這麼傢伙緊追不捨的時候別只能當隻束手無策的黔驢。


我也發現這擺在樹頭上的盆子,不知道是什麼實驗,應該跟樹冠層的生態有關吧!這樹被實驗,身上也可憐地被釘上粗壯的鐵釘,供研究人員爬上樹去執行工作。除了這一個,下山的時候也在一處山坡遠遠地看見一模一樣的盆子掉在落葉堆裡,想走過去看...又怕那是台灣黑熊就地取材獵捕午餐的行當...,遠遠地用鏡頭交代一下,絲毫不敢偏離山徑。



花了兩個鐘頭走到 2K,散兵坑看膩了,臺階也爬累了,幸好坡漸漸平緩,瘦稜早變成肥稜,有些地方還變成台地。這幾次在谷關山間的經驗,這種開闊的台地最容易有雉雞出沒。只是,我越看越擔心在樹林那頭出現黑嚕嚕的身影,所以隨時打量該拔腿往哪邊跑?如果跑不掉,該繞哪棵大樹跟牠玩「抓不到!抓不到!」的遊戲?想著想著越來越擔心,忽然又聞到一股動物排遺的味道,仔細在落葉堆裡一找,四隻糞金龜正處理一坨不算小的「黃金」,聞起來...這主人不是雜食性、就是肉食性...噸位不小...山豬的成分居多...我個人希望他是山羌...黑熊?那就$#@...要是能逃脫下山,第一件事應該要去「買樂透」。
通過台地,我從來沒有因為前方是陡坡而如此快樂過,黑熊應該不喜歡爬樓梯吧!





又花了20分鐘前進500公尺...天依舊湛藍,秋天爬山的好處莫過於此,一點兒都不需要擔心山下的雲與快腳趕過我。

2.5K之後,山徑忽而陡上,忽而出現平坦台地。路的一旁忽然出現大面積擾動的跡象,有別於雉雞圓錐狀的啄食痕跡,像是豬鼻子搜索推過的痕跡...至少沒看見熊腳印...讓我安心不少。




11:44 抵達 3K,這裡有一座涼亭,不過椅子被灰塵蓋滿,看來要不是久無人至,就是大家至此都急著攻頂,無暇悠哉地聊天...。






終於...行百里、半九十...走過3.7K,離三角點還有100M,至少指標是這麼說的。只是,這一趟路程覺得設指標的人不知道是好心激勵大家的士氣,還是呼嚨一氣,似乎100公尺特別遙遠,而且怎走了許久...還有100公尺。
過了3.7K,叉路邊有大樹被釘上指示牌,左邊往東卯山,需時四小時;右邊往屋我尾山,僅僅15分鐘。當然...我右轉,只是100公尺似乎很遙遠,15分鐘用也用不完,如果這是在買按摩鐘點,該有多好啊?



12:45 終於拖著登山杖看見三角點基石,編號6584,標高1796公尺,為三等三角點。
三角點的展望尚可,雖不至於如八仙山般被樹林環抱,卻也遮掩得差不多。東面有一小缺口,看見循著大甲溪河谷層層疊疊的巒峰。往西,則不容易看見山腳下。
山頂有一座告示牌將谷關七雄一一列表比較,屋我尾山雖然高度排行老三,但路程卻需耗時最久。告示牌最下方還標示著回程「往麗陽四小時」,前路「往大雪山1.5小時」...真讓人掙扎,要不是車子停在山下,還真想從大雪山下山。







山頂休息至一點開始下山,依循慣例,每15分鐘走完500公尺...攀繩、滑步...走到河床大概也體力消耗殆盡。上山時不覺得有問題的攀繩陡坡,這下子都成了重重障礙...。













終於下午四點,回到登山口,陽光早已經西斜...終於,我走完由麗陽線攻頂的屋我尾山...下一次,是唐麻丹山?白毛山?還是從大雪山來一次「勝之不武」之旅呢?嗯!好問題...先到白冷吃兩根冰棒再坐著仔細考慮。
走完屋我尾山...我深深以為,山還是用爬的比較好,光是在網路上爬文總會失真...屋我尾山,果然有谷關七雄的血統,雖然剛開始一小段較艱難,但基本上其他條件...還是「谷關七雄‧巴萊」。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davidw6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