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仰」一輩子,怎忍心在即將油盡燈枯時改變她呢?

生長自宗教家庭裏,同個屋簷下就屬我年紀最輕、最自由,所以外婆喜歡帶我上佛寺。全天聽念經、回向,繞著神龕兜圈子...有人喜歡跟我談佛法、說宗教,大概是不了解我的背景吧。國小低年級就皈依佛門,還有個法名叫「釋...」什麼來著?年代久遠遺忘了。只記得當初還有本渡牒,類似「天國的身份證」。可惜大概天生反骨、離經叛道,2、30年後外婆終於將整個家族都帶往佛國,家族裡卻僅存我未茹素,不信仰任何宗教。所有的宗教民俗慶典在我家都簡省了,中元節...不敗了,過年...吃個豐盛的晚餐,「膜拜」之事自然消失。

沒有宗教信仰不代表「沒有信仰」,我相信人存在的價值,但也贊同孔夫子說的:不知生焉知死。因而只要不跟我傳教,基本上不排斥任何宗教儀式。我可以參加朋友邀約的耶誕慶典,遇到告別式的時候也會拿起香頂禮死者。基本上,宗教是人類面對死亡的安慰劑,我沒有偉大到如愛因斯坦認為宗教可笑,寧可肯定宗教在世界、人心理扮演舉足輕重的地位。有部澳洲電影「控告老天」,片中男主角是個退隱的律師,在意外事件中喪失僅存且賴以維生的漁船。當他向保險公司提出險理賠時,保險公司以「上帝的意旨」推拒賠償天災損失,遂將教會與保險公司一並告上法院。在訴訟辯證中,他讓教會左右為難:為了擺脫官司必須否定上帝的存在;或堅持神性的立場而面臨巨額賠償。最後片裡的主教說得好:不可否認宗教的力量可以安定世界,男主角可忍心讓教會失去依據,摧毀道德的最後堡壘?

昨天閒聊,有朋友的媽媽已經高齡八十餘了,還惦記著孩子的爸爸過世多年,到了是該撿骨遷葬的時候。乍聽覺得人都到了這把年紀,快看不到這些事,為什麼還這麼掛心呢?應該好好的頤養天年,這些俗事都不重要吧。但細想,她已經堅信一輩子的事,子孫們怎忍心在最後關頭再要她改變呢?就像前陣子常常有新聞報導,有些慈善機構會為安寧病房的病人圓夢。有些癌末的孩子想見歌星、偶像,有些則一償過去的宿願。老媽媽何嘗不是這樣,想有個沒有遺憾的人生。其實,我以為老爸是不是遷葬並不重要,老媽媽是不是能夠安心才是該考慮的關鍵。

有一年清明節前夕,拿著零用錢給媽媽,她隨口問了句:「這個月怎麼這麼早?」猜,我怎麼回?在很多家庭裏這樣的回答一定會引起家庭革命。我說:「因為清明節到了。」她臉上立刻浮出笑容,哈哈大笑:「是啊!趁還知道的時候拿來,省得改天擺在地上讓螞蟻爭食。」宗教觀、人生觀不就應該如此嗎?也許有這樣豁達的想法,日子會過得快樂些,面對「末日」也能坦率點吧。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davidw6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