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回去花蓮,因為蘇花公路施工管制,意外發現南方澳別有風情的遠洋漁港,流連一個早上,直到管制時間即將開始,若不離開就得摸黑通過蘇花公路。這次,卻因為南方澳與南澳一字之差,又與南方澳錯身而過,我一直以為有莎韻浪漫故事的就是南方澳,不知道...那是南澳鄉,而南方澳則屬於蘇澳鎮。
朋友帶著我們探過粉鳥林漁港之後,我們決定回程有時間再造訪南方澳,直接前往莎韻的故鄉...南澳鄉武塔村。

電影「練習曲」裡曾經提過這蘇花公路上的驛站,導演穿插橋段說莎韻送別日籍教師而遭難的故事,並由部落裡老人唱誦莎韻之歌來表現;其實,明白知道莎韻的故鄉是南澳鄉武塔村,則是因為金控公司的總經理為了追尋這一段故事而發生山難開始。

過了熱鬧的南澳鄉市區,再往前幾公里,蘇花公路澳尾橋前有座後來闢建的莎韻公園,仿造日本風格的鳥居與橘黃色琉璃瓦頂、每日整點播放莎韻之歌的「莎韻之鐘」。可惜,莎韻之鐘被緊鄰著,販賣剝皮辣椒的公路休息站用網室給遮擋住,很容易讓人們在蘇花公路因為注意路況而忽略。在休息站更前方,小小的、長得像山上的檢查哨模樣的武塔派出所就守在村子口上。右彎進來,豐沛且水質潔淨的水溝夾著筆直的清溪路,站在村口,就可以看見路底的北迴鐵路高架橋與武塔國小;村子口右邊小餐館與剉冰店旁有條小陡坡,為了融合景觀而被漆成暗綠色的武塔車站就在上方,說是武塔車站,其實就只有兩條月台和一座貫穿站區的暗綠色天橋。這裡沒有站務人員,鐵路公司只在每個角落安裝白色的監視器,位置巧妙毫無死角,若是有人想遮擋監視器視線,必然要先留下影像。牆上貼的時刻表顯示只有寥寥幾班區間車會停下來,不過在武塔村的這段時間,發現北回線上所有的列車都會在鐵路嗡嗡作響的前奏中通過,太魯閣號、莒光號、區間車...還有不定時的貨車,由橘黃色的機車頭或單一或並聯地拖帶著黝黑的貨斗南來北往。武塔車站北端一出站就進入隧道,直到南澳市區才重見天日;往南越過南澳溪是開闊的彎道,慢慢地彎過武塔部落邊緣,並且與清溪路交會形成涵洞,進了涵洞才是真正的武塔部落。涵洞前的清溪路旁,有些許整理得清爽的農田,另一面則是武塔國小美麗的校舍,矮矮的石砌短牆輕描淡寫的區分出公路與校園,圍牆裡沒有太多著墨,被精心割得整齊的草皮讓校園散發一股樸實的美感,尤其陽光來的時候,回讓人不解...為什麼陽光在武塔會特別美麗?






落腳「三枝的家」民宿,後來才發現這是出了名的,網路、景點的大理石碑竟然都提到。她位於武塔國小對面,算是坐落部落外面。「三枝」別問是哪三枝?三枝是民宿主人白先生的媽媽的日本名字。
走完松羅步道,在三星找了餐廳解決遲到的午餐,卻早早就進到武塔。也幸運地先到武塔,悠閒的黃昏,或騎著腳踏車或散步逛部落,走累了就在「三枝的家」前面的清澈水溝泡腳,從山上下來的水乾淨、沁涼,後來發現這裡的人喜歡在家門前為水溝做一方凹槽,水深較淺,清洗物品、舀水灌溉都容易。我想,夏天熱了,小孩子就在自家門口的淺水裡享受清涼,倒不必冒險跑到野溪玩水。

泡水泡夠了,散步進部落,地方不大,天氣炎熱所以部落的老人們都坐到屋簷下乘涼,小朋友則到部落另一個角落的公共球場打球,我不必仔細地鑽進部落尋找,光沿著舊大路前進,偶爾視線可以看見叉路另一端的建築,並且聽見籃球撞擊籃板以及孩子們的歡呼。
穿過部落,部落口又接上柏油路,這條路應該就是通往旃檀接往南澳古道。遠方山巒起伏,舊武塔、流興社...這些莎韻傳奇的起源地就在雲霧縹緲之間。沒有仔細規劃之前,南澳古道對我們來說遙不可及,倒不是距離,而是心理、體力上的障礙。部落口與柏油路相接之處就是武塔公墓,而公墓對面的武塔堤防上俯瞰部落之處矗立著「愛國乙女遭難紀念碑」,當年莎韻就在這附近跌落南澳南溪。雖然紀念碑被毀損,又因後人搶救移動了位置,但我相信,事件發生之處應該不遠,或者就在目光所及的那片樹林之下。看著地圖,往河上游溯有莎韻橋,溪的對岸被鑿了現代化隧道,看不清之處有吊車高聳的桿身,再過不久這裡又要有另一板堅固的鋼筋水泥橋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davidw6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6)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