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被迫放棄上合歡山的念頭,卻也不甘心就此打道回府,回程順訪位在埔里鎮桃米社區的紙教堂。1995年阪神地震後,神戶的鷹取教會也被摧毀,當時坂茂建築師取得神田裕神父同意,募款並招募志工在震災八個月後完成了這座鷹取紙教堂,取名為「Paper Dome」,紙教堂於焉成為撫慰神戶市民的信仰中心。2005年,紙教堂功成身退準備移建,當時新故鄉基金會廖嘉展先生得知後,極力促成 Paper Dome 飄洋到921震災中受災亦是相當慘重的埔里桃米社區。當中日人民承受相隔四年的地震苦難後,都不屈不撓地重建家園,重建紙教堂更象徵相互扶持、打氣。

我不只一次地由朋友口中輾轉得知,也曾經因為愛青蛙而與桃米社區結緣,在忙碌的生活中卻一直沒找到理由造訪。也許一連串的巧合,冥冥中自有定數...在愛蘭,我沒有右轉,選擇直行,越過暨南大學正門的山崙再度前來。
星期天的紙教堂早已成為新觀光景點,原來桃米社區成功的社區營造更使得人潮加成,由社區門口進入,絡繹不絕的訪客與社區馬路兩旁販賣農產品的居民,點出 Paper Dome 所受的喜愛與人氣。
我逛了一圈,拼命想找出紙教堂神性與美學的元素。甚至捨不得離去,特地留在社區用餐,為了在入夜之後再複習一遍。我那朋友說得對...入夜之後,紙教堂裡雖沒有明白的宗教象徵,卻因為紙建材與光線建構出線條與溫潤,壟罩於黑夜的遠處必能感受到他強烈的生命力。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davidw6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6)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