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73年,小樽因為扮演札幌外港輸出煤炭而成為繁華都市。但由於欲取得更大腹地而於1914年開鑿小樽運河,並將挖起之泥沙填於外海形成人工島。1923年後,小樽運河成為本地裝卸貨物的重要口岸。隨著港灣現代化,運河逐漸喪失功能;1972年,小樽臨海公路開闢至此,工程中居民意外發現現今運河倉庫區的美,而展開小樽運河的保存運動。雖然,後來公路還是佔領部份小樽運河,但至少留下今日我們所見之河道,且成為北海道最浪漫的點。

回到台灣溫習北海道地圖,才發現導遊其實帶著我們上上下下遊覽巴士,就在小小的區域轉來繞去。如果少在商品街繞一點,或者可以慢慢散步過來,所費時間不多,卻能夠欣賞更多的小樽美麗的建築與景致。到運河已經入夜,我們沒有機會見到白天的運河,在「出拔小路」對面走過來,匆匆忙忙,多看幾眼那建築,想看看「千尋」或者「白龍」會不會忽然出現在櫃檯?來到小樽,我明白一件事,宮崎駿動畫裡很歐洲的事物,其實描繪的是20世紀初的日本...西方與日本的交會就在北海道、在小樽被保留下來。

淺草橋邊的溫度計顯示著「-2.5度」,在這裡算暖和的夜晚了。沒了夕陽的小樽運河,在燈光下更顯另一種美,所有人擠在橋邊拍照,僅寥寥幾人沿著步道走去。看著對岸的倉庫,門裡面能看見一間間餐廳,卻看出一種感覺,似乎小時候在車站、在林管處就曾經見過這些相仿的建築。尤其鉛灰色鐵門敞開,只是門上的字變成「小樽」、「株式會社」如此字眼而已。
越離開人群,感覺上越貼近小樽運河當年的感覺,左邊積雪被雕出塑像,可惜沒有燈,只能藉助反射過來的光線摸索而已。雪後面,是高過人的坡坎,聽聲音知道是大馬路,看不見也好,至少能想像當年雲集,而那聲音就把它當作車夫吆喝。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davidw6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4)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