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亮時,我們該戰爭?還是和平?」

有些影片僅在台北特定的戲院上映,我們在中南部也就只能影片出租店中碰運氣。而且媒體的速度似乎只跟得上片商,對好萊塢之外的好片資訊付之闕如。

「近距交戰」是我在亞藝「撿」到的好片,原名叫「Merry Christmas」比中文片名更能貼切地反映劇情。故事大綱是導演里斯瓊卡希雍(Christian Carion)在尋找電影資料時,意外發現的一段陳年舊事。1914年「法蘭德斯與阿托斯戰役」,法國、德國及蘇格蘭軍隊在法國邊境短兵相接,展開一場超近距離的戰役。雙方在大雪中反覆衝殺,但隨著平安夜接近,事實上已兵疲馬困、莫不無心再戰形成僵局。

平安夜當晚,原本投身德軍部隊的男高音藝術家因女友策劃,而得以返回後方為德軍總部之高階軍官獻唱。然而歷經戰火衝擊,男高音無法拋棄生死與共之袍澤,而於後方享受安逸。遂偕同美麗的女友到達德軍前線為戰友高歌,卻在月空下以嘹喨的歌聲贏得英、法國戰士的共鳴,一起以蘇格蘭風笛唱和。最後所有人走出戰壕互祝佳節,並且交換美酒、食物,分享彼此思念家人的心情。

電影中,故事加入許多人物描寫,增加戲劇的張力。

法國中尉為了效忠國家,拋下妻兒離開德軍佔領區,帶領袍澤艱苦作戰。

法國副官的老家就住在離戰壕一小時路程的地方,他為了不遺忘戰前每天與老媽媽喝咖啡的習慣,帶著鬧鐘上戰場,讓鬧鐘在每天早上10點大?。並且趁著雙方陶醉於和平,在德國人暗助下開小差回家與母親喝咖啡,最後卻被蘇格蘭人誤為闖入三不管地帶的德軍而槍殺。

德軍中尉就如一般我們所熟知的德國軍人,有效率、一板一眼第指揮作戰。卻在平安夜雙方的接觸中融化了心,竟在己方砲擊敵方壕溝前先通報英、法軍,並邀請對方至德軍壕溝躲避。

英國中尉則以開放的風格帶領部隊,在德軍戰壕躲避砲擊之後也提醒德國中尉,英、法炮兵將有報復性砲擊,而將德軍領至英、法壕溝避難以為回應。甚至在德軍即將返回戰壕時命令士兵以蘇格蘭風笛吹奏送別,此時德軍再也不是敵人,而是把酒言歡的友人,而是約定佳期的遠方友人。

英國神父則在故事中扮演神聖的宗教角色,他申請與教區裡受徵召的軍人同赴戰場,擔任救護兵常因悲天憫人的胸懷讓自己陷入槍林彈雨險境之中。在平安夜,他不分敵我,用拉丁文超越語言藩籬地為三國軍士舉行「望彌撒」。雖然後來他因此被教會責備、召回,但在片尾主教一番言詞中,卻讓我申深感受到宗教人無私無我的胸懷,以及教義中「四海之內皆兄弟」的真意。

片中還有一我深深以為不能忽略的角色,就是後來誤殺法國副官的蘇格蘭兵。他在哥哥熱情的力邀下參加軍旅,卻無能為力地目睹哥哥戰死沙場。他在哥哥戰死之後仍不斷寫信給後方的母親,杜撰兄弟在戰場上英勇表現掩蓋哥哥已經死亡的事實。當大部分的人享受平安夜氣氛時,他卻撫著兄弟的屍體哀傷,甚至與兄弟的屍體過夜...。事實上,喪失手足之痛讓他一直處於復仇的情緒之中,終於在戰友都無法下手的狀況下,槍殺了身著德軍制服的法軍副官。

這件事為各方高階軍官發現之後,德、英、法三方均將這些尚約定一齊過新年的軍人們調離現職,同時給予責難。

姑且不論最後故事主軸或現實如何演變?或後來各個角色的結局如何?這樣的故事卻已經感動了我:在最殘酷的現場見到人心渴望和平、善良的一面,當對方戰壕裡的不再是陌生人,彼此了解、惺惺相惜之後,端起槍口將如何自處?影評說得好:在這部電影中我們看見極端民族主義與戰爭的荒繆。如果不是在戰場上相逢,人們是可以多幸福、和善地生活。

當年的事件並沒有結束,法國在台協會主任潘柏甫評論這部電影說,第一次世界大戰造成八百萬人死亡,接下來的第二次大戰數倍慘烈。戰後痛定思痛,歐洲和平的想望可以說由1914年的戰壕戰壕中萌發,而有今天的「歐盟」。我想這樣一部電影能深刻地感動我,一部份是因為生活中充斥「選舉」「政治」的炮火,人們似乎不斷地被逼迫著選邊站而心有戚戚焉;另則希望電影中人性光明的一切能在我們現實生活中發生。

「近距交戰」官網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davidw6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