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一貫課程最大的訴求就是「快樂學習」,當初推展時印象最深刻的話就是「今後的教育,唯一不變的就是變」。其實,身在教育現場尤其是「火線」近20年,感覺到教育的悲哀在於任何接受過教育的人都能回過頭來批評教育,自詡為「專家」。修過博士學位的批評博士養成教育;有碩士學歷的譏諷研究所的光怪陸離;唸過大學的批評檢討大學學程;唸高中的...,最可憐的莫過於國民教育,因為「唸過」的人最多,當然可以發表高論的人也最多。

我同意「現在的孩子壓力很大」的說法,但有沒有人思考:為何教改十數年後學習的壓力依然沉重?當初推動教改的專家學者不是說要讓孩子「快樂學習」嗎?為何今日還得重提老調?他們說孩子周圍的家長、師長給予孩子太多壓力,但誰願意孩子過得這麼辛苦?我忝為人師,但也身為父母,下課後依然送孩子去補習班。為什麼?難道我不知道「快樂學習」嗎?天下雜誌曾經統計:九年一貫課程實施後最蓬勃發展的是補教業,難道這些客戶的父母都不知道「快樂學習」嗎?

你知道嗎?國民教育是最受欺負的教育,任何政令宣導、改革都從國民教育開始,任何想推動的政策都想在國民教育佔有一席之地。從立法支持逼使國民教育就範的性別教育、家庭教育已經要求學校各額外撥出四小時辦理外;生命教育、代間教育...也悄悄地推廣起來;前陣子卡債風波不斷,理財教育開始被倡議;甚至產業學界都想將「奈米議題」偷偷的塞進國民教育。我不是說教育不能隨時代變遷改變,而是議題的植入必須融入教材本身,而非隨心所欲、量身訂做。學生的基本學習時數有限,多增加某部份議題,自然會排擠其他領域:多了英文、母語,朋分的必然是國語的時數,從每週十節課下降到每週五節課,能力也必然下降,作文寫得沒以前好就不必大驚小怪了。當然,意識到的父母自動會尋求學校以外的解決方法,莫怪孩子課後還要補習。

當孩子完成國民教育階段,必須面對基測,但「基測畢竟還是考試」,不管量尺如何改變,最終還是比較分數,而要在考試中拿到好成績的不二法門就是記憶、理解...與精熟。有句話不是說「盡人事、聽天命」嗎?考試之前努力念書,考試中認真作答,成績揭曉欣然接受...我教育孩子就是如此。前幾週,我還與同事討論「基測」,既然名為「基測」為何要訂量尺?為何不只定「門檻」,既然課程綱要訂有基本能力指標,那只要測驗能力指標裡可量化部份,然後訂定基本門檻,合格者受國家肯定應可以自由選定學校遞送申請。當然,教育部寄發成通知書也只需記載「通過」或「不通過」,學生、學校都無從查知分數、量尺,自然學習就不必鑽牛角尖,學生不必在課後到補習班為了那區區分數加深加廣學習,都可以回家烤肉歡度中秋,你說還會有人願意焚膏繼晷嗎?

其實學習壓力確實存在,但是來自競爭,競爭卻來自於是根本的「資源分配」問題。書唸得好雖不一定代表人生成功,但至少比較接近成功,現今位居高位主宰教育大政諸公,不都是箇中佼佼者,若沒有當初的寒徹骨,今日他那能「好發議論」?不諱言拿到台、清、交學歷者自然容易獲企業青睞,能出國在哈佛泡個鹽水自然更是可以高談闊論。將來台灣社會更形全球化、國際化,這些孩子不只要與自家人比個高下,兩岸和解後大陸的十三億人口是合作更是競爭對手,更別談韓國、日本、美國、歐洲...。基本上台灣是極度工業化的國家,多年積極投身世界體系之內,再加上歷史因素在有限的土地上擠進過多人口,資源更是捉襟見肘,若是失卻與世界競合的能力,台灣恐將淪為資本主義的殖民地,仰外國企業之鼻息。

以我為例,當然要不是考進公費體系,今天也許就在失業潮裡載浮載沉。而且上一代沒從祖居地帶來大筆財富,更沒在鄉下有大批田產,失業了回家無田可種,難道要邊坐領政府的失業給付邊聽政府侈言「快樂指數」嗎?況且在不景氣之中,這政府還拼命想降遺產稅、調高營業稅,你說我能不教育孩子拼命往上?我能不節衣縮食讓孩子進補習班裡去加強嗎?學習有壓力,尤其沒有「巨人爸爸」的肩膀可供依靠。我們結婚時收的紅包以「千元」為單位,而非「萬」甚至「百萬」計。當別人用金錢、時間堆疊起學習歷程參加「推甄」時,我們只能寒窗苦讀,在一題一題的試題中不求「輕舟已過萬重山」,但求「過五關斬六將」。

我想,國小教育是基礎,孩子只需要理解基本的知識,培養正確的態度與習慣來為將來奠基。不知道倡議「快樂學習」者能否體認這些,而體認之後他會繼續堅持快樂學習?還是改革制度來讓孩子們「快樂學習」?還是讓孩子在「適度壓力下學習」?我唯一確定的是,我不願意成為冷水裡的那隻青蛙。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davidw6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4)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