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兩年台灣發生「土肉桂大流行」,就像黑板木、小葉欖仁一般,園藝商人自國外引進新種,等備夠了苗木再主導相關機關大規模地選用於行道樹、公園;甚至創造話題,宣稱某種療效來左右市場。但「十年樹木、百人樹人」,種了錯誤的植栽必須用數十年的光陰來驗證,學校操場邊的黑板木脆弱無法抵禦颱風,往往攔腰折斷,在風災復舊的工作上添增難度。成長迅速也使根系浮出表土,破壞鋪面,尤其在學校重視設施安全,凹凹凸凸的鋪面、草地暗藏危機成為死角。想修整鋪面是無底錢坑,三、五年後勢必再投下鉅資形成浪費;想砍除,前人的政績、許多人的成長回憶,想無異議地完成工作宛如天方夜譚。若再加上執行單位優柔寡斷,樹長得越大危機越深,砍伐背後的壓力卻越大。

土肉桂也陷入相同的邏輯陷阱裡,在一片崇尚本土的風潮當中,台灣欒樹、苦楝、烏桕、肉桂...全都復出當道,公共建設裡本土樹種出頭的機會大過於其他。尤其台灣西部生長的肉桂可以含肉桂醛達8%,遠超過東部及大陸之肉桂,更具經濟價值。但因臺灣土肉桂生長緩慢,需生長 8 年以上方才結實,若以扦插方式亦不容易,就發生園藝業者由大陸進口「陰香」來瓜代。曾發生林管處與園藝業者育苗,驗收合格後卻發現業者以陰香交貨,林管處遂與業者大打民事官司。以林管處之專業,業者都膽敢以陰香來魚目混珠,當然其中人為不贓,甚或有勾串,所以一般花市當然更不用說,「陰香」充當「土肉桂」之情形更加嚴重。

陰香兩年即可開花結實,其結實之萌芽率達80%以上,繁殖率遠遠超過土肉桂。更甚,陰香與土肉桂會發生雜交現象,其結果將降低台灣土肉桂之品質。那天林試所的專家就指著草地上欣欣向榮的陰香說:「這將是另一種可怕的入侵種。」而我卻心想:這簡直是木馬屠城計嘛!他還說:市面上稱為月桂、廣東肉桂、假肉桂、山肉桂、紅芽肉桂...指的均是陰香;陰香的嫩葉泛紅,而台灣土肉桂的嫩葉則是不相同的淡綠色;食用陰香葉辛辣,易引起腎臟病變;土肉桂則甘甜,鄒族人甚至用來當作零食。

這利字當頭的時代似乎不乏這樣的問題,合歡、小花蔓澤蘭、福壽螺...什麼時候台灣才能真的以「本事」致富?還是這算另類的「演替」?因為人心,所以物種在此地大洗牌。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davidw6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