憑著對青蛙的熱愛,舉家報名參加花蓮教育大學生態與環境教育研究所主辦的「兩棲類資源調查培訓研習營」。當然,拿到報名簡章的時候,課程表上講師臚列著呂光洋、楊懿如老師才是真正促使我報名的關鍵。

研習辦在瑞里,嘉義瑞里對我來說是個陌生的地方,憑藉著主辦單位寄來的簡圖就出發了。印象中,走 3 號國道到梅山交流道下,接下來呢?輕踩煞車一問,這才發現整車竟沒有人將地圖帶出門,而我唯一的地圖是腦海中模糊的記憶。只好就近找一家 7-11 翻閱地圖,原來瑞里在梅山鄉過了竹崎後的山路上。竹崎...好熟悉的地名,那不就是小時候課本裡寫的「阿里山鐵道必經之處」?山路蜿蜒,盤上後才發現山越來越高,房子卻越來越遠;兩線道變成單線道,而且下起最近常有的午後雷陣雨,真是淒風苦雨啊!若不是偶而有路標,若不是經過阿里山鐵道的平交道,還真有走不下去的感覺。

半途過了報到時間,主辦單位來電話催促,匆匆地回應「快過瑞里了!」可是,只是過了「瑞里」的招牌吧,還沒看見庄頭呢!既然遲到就「安車當步」,終於在一個轉彎後看見「雅芳...」,趕緊踩煞車、轉方向盤、滑上民宿前面陡上的坡道。趕不及將行李細軟下車就先進食堂上第一堂課。

課程安排相當緊湊,趁著夜間觀察前回到房間。果然是「山村野店」,號稱四人房,剛好夠擺兩張床,行李就堆在床間的走道。沒有電視、沒有迷人的床頭燈,不過躺著稍稍拉高眼皮就可以看見明月當空;翻身將鏡頭伸出鐵欄杆,山就靜靜地躺在夜空中。

「夜間觀察」對我來說一點都不陌生,套上雨鞋、背起手電筒...當然還有最重要的照相機。第一個晚上由楊懿如老師親自帶路,夜探若蘭山莊步道。

自從七股農路被整修之後,再也沒有這麼好的蛙況了,雖然都是些熟悉的蛙種,像是面天樹蛙、小雨蛙、黑蒙西氏小雨蛙...但又激起找蛙的熱情了。



第二天清晨,趁早餐前逛了逛週遭,山嵐起伏,但這裡應該算是被重度開發的「茶區」,因而生物的密集程度並不如想像。





各式各樣的兩棲生物介紹,最重要的還有生態調查的實作。我想,我常常在野外走馬看花地拍攝物種,若是像這樣有系統的做資料蒐集,應該更可以了解這些物種。

這一趟,算琦琦最物超所值了。最後一堂「志工評量」的課程,楊懿如老師還坐到他旁邊親自輔導。











二天的研習,收穫之於我應該偏重在調查方法上,或者可以應用在日常生活觀察之中。而小朋友們,就當作來玩,順便學一點「學術性」較重的技巧,至於是不是真的學會到不是那麼重要,留一點印象,將來拾回時都容易。

很充實地塞滿腦袋,生物學、攝影技巧...臨結束,還通通有獎地抱了一堆圖鑑、手冊、貼紙當獎品回來。嗯!四份相同的東西對我們來說太多了,也許分贈給需要的親朋好友,算是為台灣兩棲類多拉一些潛在性的志工。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davidw6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