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趟蝴蝶園的校外教學頓時讓校園裡多了好多蝴蝶。記得以前上自然課,只要時間到了,學校附近的桑葚就通通沒了葉子,因為再多葉子也經不起百餘位小朋友人手一盒蠶寶寶的需索。等教學結束,易養、易繁殖的蠶寶寶就成為麻煩了,母蛾動輒生下數百顆蟲卵,密密麻麻當然最後的下場就進到垃圾桶裡去...研究生命卻作賤生命。

這幾年因為環境意識抬頭,課堂轉而養起蝴蝶。養蝴蝶有個好處,觀察完整個變態過程之後,蓋子一掀就飛走了,還極具野性的蝴蝶在戶外環境可以尋找自我的出路。所以帶孩子在附近的蝴蝶園進行校外教學一時蔚為風尚,但隨著孩子帶回來的蝴蝶越多,校園裡隨處可見的「殘障蝴蝶」也越多。

我們都教小孩子要以食草植物來餵養毛毛蟲,留心葉子吃完了、乾枯了就得換新葉子,要定期清理觀察盒裡的蟲糞。而且因為蝴蝶園給孩子的幼蟲往往都已經接近終齡,有些帶回家一夕之間就結蛹了,頓時降低「養蝴蝶」的難度。但我們卻忽略了結蛹之後的蝴蝶還需要關注,蝴蝶園給的觀察盒牽就觀察容易與價廉,常是透明且光滑。但我們更應該知道:蝴蝶羽化出蛹之際,全身是溼的,擠在蛹裡的翅膀更是皺成一團。這時候蝴蝶需要攀附的粗糙面,讓他倒懸,好將體液利用地心引力與心臟的力量打進翅脈裡,藉以展開翅膀。並且需要陽光適度的照射,好風乾翅膀來飛翔。

蝴蝶為了避免天敵趁著她最脆弱的時候襲擊,常在凌晨時分開始破蛹而出,而此時正是觀察者熟睡的時候,所以最多的說詞是:我一早看見她,她就跌在盒子底下,翅膀沒有張開、不會飛。然後問:「怎麼辦?」面對如此問題,一般的回答總是無奈的搖搖頭,因為沒有飛行能力的蝴蝶他無法自行覓食、躲避天敵、傳宗接代,只能蹲在花園角落裡等待蜥蜴、小鳥給予致命的一擊而已。觀察者通常是玩票性質,不太可能長時間以糖水餵食蝴蝶,所以校園裡會開始出現懸垂在花朵上的「殘障蝴蝶」了。

這天清早來他賣力地攀在馬利筋上面,除了拍下他的照片,實在沒有多餘時間來照顧她。我想生命是無價的,即便只能存活一個夏天或一季而已。當毛毛蟲即將化蛹的時候給他幾片連枝的葉子,或是粗糙的衛生紙,或是一根短木。讓她結蛹之後,我們可以適度地幫助她破蛹而出,給一點攀附的機會。多花一點心思在覺得最不重要、最不需要照顧的時候,或者可以換取放飛蝴蝶時的喜悅,也會少那一點點愧疚的感覺。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davidw6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