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烏石坑社區進來,左轉斑駁的紅鋼樑橋,右轉下溪床,就進入烏石坑苗圃的範圍,沿著小路每隔一段距離就出現號碼牌,應該是苗圃或低海拔試驗站的樣區標示。很久以前追著青蛙來過這裡,那時候不必走河床,在橋前的叉路取道直行,會覺得路邊的植被越來越原始且潮濕,一副隨時會有台灣黑熊跳出來翦徑的感覺。後來發生地震,接連山洪暴發,路坍得相當嚴重,直到這幾天買老師邀約才又有勇氣進來。路坍了走河床有點冒險,尤其這季節多暴雨,說不定一個午後雷陣雨道路就流失了。雖然我開著「可以爬牆」的車子,但琦琦點得清楚,她指著路邊輪胎大巨石堆砌的河床亂石問:「爸爸!你的車子可以開那種路嗎?」「$%#....。」

烏石坑苗圃有點像是「盛夏獅王」片子裡的舅公家,沿途插著「試驗重地,非請勿入」,經過苗圃的梯田就可以看見圓水池與老舊的護館所建築。以建築物與周邊的設施看來,在伐木興盛的年代這裡可能是林務局相當重要的據點,當年林業公司是台灣賺取外匯的金雞母,而時至今日林務局則扮演起森林警察,為全民保衛山林的任務。沒想到我們今天就是要藉助這護館所舊建物,旁邊有幾幢鋼筋水泥宿舍,比起護館所裡的榻榻米與小空間似乎現代化多了,但我很慶幸可以住進這裡,或許再過個幾年,這建物也會因年代老舊而被拆除,就當作懷舊體驗,為生態行走多添幾許文化氣息。


住宿舍,多享幾分幽靜與自然,開門七件事當然得自理。因為只停留一夜,我們約定好每戶帶一種食物,搬餐廳裡的圓桌在廣場用餐。天氣熱,食物必須耐得住半天高溫而不發餿,考驗每一家的智慧:有比薩、油飯、糕點...唯有羅老師家最遵守規則,弄來涼筍與苦瓜雞湯是最像晚餐的晚餐了。買老師帶的團奇人異士多,一位沖泡滴露式咖啡;另一位好茶,從高山茗茶到日月潭紅茶...讓我不好意思拿懶人摩卡壺出來獻寶也在這山林裡同時品嘗到東西文化的精髓。



山裡面入夜後才下雨,傍晚雲就在山頭後面集結,夜裡閃電張牙舞爪,幸好意思意思下個半小時,降了氣溫且沒有打壞了夜間觀察,蟲子們還是按著節目表一一現身。護館所屋頂四周有幾顆水銀燈,不勞眾人拉白布,超級燈光一亮,周圍森林裡的小蟲就在綠色木頭上集合。
唯一美中不足,就因為下大雨把山泉堵住,眾人排隊洗澡洗到一半忽然全棟停水...。在炎炎夏日,又從事山林活動,洗不了澡真令人難耐。幸好...忙著看蟲、散步,累得沾到榻榻米就睡著,沒多受折磨。

第二天清晨,醒來已經日上三竿,別談賞鳥...只聽鳥鳴瓜代。苗圃裡可以散步的地方,就由護館所到特生中心門口短短幾百公尺,陽光與昨日下午不同,斜斜地穿行,已足夠給人感受另類森林氛圍了。
難得優閒...少了電視節目、收不到手機訊號,開始有遺世獨立的感覺...臨離開,發現...蜘蛛已經在後視鏡結網,這真得是山中無甲子嗎?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davidw6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