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加關於性別教育的研習,除了講師穿得很 Lady,實在看不出她所說「小時候很男人婆」的樣子。

參加這樣的研習就像看政論性談話節目一樣,最怕遇到與你持相反意見的偏執言論,即使沒有機會當面反駁,也會在心底不斷反覆地練習反對的立論。講師說:她有一個同學研究女同志,好不容易學校畢業之後參加教師甄試,一路過關斬將到口試,口試官問她:「如果你在任教的班級有女同學向你告白,說他喜歡妳,你怎麼辦?」講師沒說同學如何回答,就開始對口試官大加撻伐:沒有性別平等概念!有性騷擾的意圖!.....

這讓我想到小毛去北科大修教育學碩士回國後說的笑話,她說:雖然生活在「種族歧視」的環境中,但「種族歧視」其實也對有色人種提供某種程度的有利地位。如果修某一門課,白人教授對你頗有微詞,甚至把你當掉,那絕對有機會板回,只要到行政單位申訴教授對你「歧視」,而且據說屢試不爽。也許講師的同學當時只要告訴口試官:你這是性騷擾!她頓時可立於不敗之地了。講師還問在場曾經當過口試官的學員?...我發覺學員舉手的速度都變得有點遲疑了。我想,如果講師的同學是男性,而口試官問了相同的問題是不是也叫做「性騷擾」?

前陣子參加另一個研習,因為記錯研習地點而繞了一大圈,進到教室講師顯然已經進行好一大段。研習會場不大,參加人員坐了八、九成滿,我被迫挑了講師手底下的位置,他喜歡走下講台和大家互動,所以老是覺得他就在我頭上手舞足蹈。講師是個大男生,應該說外表比實際年齡年輕的陽光男孩,神情有點...陰柔。配合上「同志」的講題,我坦白承認坐下來心底就產生了大問號。講師並不急著宣導認識同志、接納同志,而是旁敲側擊以論證的方式讓學員自己發現:原來同志只不過因為佔眾多性傾向的少部份,所以被視為異類。最後,他現身說法「出賣自己」,說明「他是個男人,只不過他也愛男人」...我必須承認當時相當震撼,自小到大從也沒有一位「同志」活生生地出現面前,而且就在伸手可及的地方,從電影、小說裡走出來。但是,這堂神靈活現的體驗讓我改變對「不同性別傾向」的看法,雖然不能說完全接受,但至少願意去了解他們,也願意用不同的觀點、角度來體會。

不同的切入方式將相似的性別平等議題傳達出來,造成不相同的結果:後者演講結束受到掌聲;前者,則在學員慷慨激昂的意見表達中落幕。我想我年輕,至少「年輕」到足夠在我們這一年齡階段充分理解、體現性別平等。我來參加研習要的是學習如何將平等的概念用大家更能接受的方式推廣出去,學習用平等的方式來對待每一種性別傾向。如果今天我來研習,必須坐在這裡面對一種「打翻船」方式的說詞或以「特例推諸四海」的說法,那這間教室裡弘揚的不是「平等」,而是反面的「不平等」。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davidw6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6)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