摸黑下八卦山,右轉台一線北上,準備過了大肚溪之後在王田交流道上高速公路。才剛轉彎,右手路邊有間老建築吸引我的目光,就外觀而言是日治時期的建物沒錯,湊巧在隔壁就有個車大的收費停車場。如果沒地方停車,我大概就會放棄,但若大的停車場空蕩蕩地。

停車場與建物間有短牆阻隔,但也開了通道。原來這是新修的藝術館,我來彰化的那個年代,這裡大概是清潔隊隊部,很難吸引人留駐。架起腳架開始紀錄夜裡的藝術館,似乎少有公家機關開放到這麼晚。夜裏參觀的人不多,除了佔據前廊跳勁舞的年輕人之外,我們是展館今晚唯一的觀賞者,比三位工作人剛剛好多一個人。我以參觀歷史建物的心情前來,工作人卻必須善盡展場管理人的腳色。第一位小姐看著我拿相機,立刻點點頭說:「展品不可以拍照。」;等抱著收攏的腳架進到曾經是禮堂的展覽室,另兩位年紀較長的工作人員連忙跟進來,請我把腳架放到櫃檯去,顯然是怕我傷了展品就難交代了。拿著兩部單相機很引人側目,不一會兒其中一位大姐就過來攀談,我老實地承認並非專程前來,剛巧路過進來看看,換來一句:「有眼光。」然後開始介紹起這藝術館,並表示二樓有相關嚴格的常設展。


因為原用途是「公會堂」,自然有個大禮堂,修復的建築師不改變原有結構設計了展示板來懸掛畫作真是巧思,逛了一圈展覽室後,深深佩服建築師,兼顧了歷史建物的完整,也提供了高雅的展覽空間。從二樓展覽室可以鳥瞰內部,忍不住偷偷地拍下舞台與主空間。

二樓的展示說明公會堂建於1933年,作為市民宗教、祭祀、慈善、學術、電影、音樂、表演、演講及宴會等之公眾活動場所。1945年國民政府接收後改名「中山堂」,由彰化縣議會使用。1962年彰化縣議會新建議事堂後遷出,公會堂就在各公務機關之間流轉,1988年彰化市公所於此設置垃圾子母車回收點 ,公會堂就由後備軍人輔導中心與清潔隊共用,這段時間算是公會堂最晦暗的日子吧。後來,921震災中似有損傷,2002年訂為縣定歷史建物務後開始整修,至2005年完工程為今日之模樣。

藝術館上二樓的石階大體保留原樣,多了紫色的日光燈妝點。石階看來依舊堅固,我想這樣的建築物大概不怕地震吧,記得以前親戚拆除類似年代的民宅,動用大型機具硬是多花了好些工作天才拆除完成,日本人做事一板一眼,除非斷層直接穿越,否則很難震垮看來堅固的「公會堂」。921震災中受損的應該是上層木構部份,不過也要感謝地震,否則震不走清潔隊,就沒有今日的藝術館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davidw6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8)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