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鳥言鳥語 (97)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問我:為什麼會看到?只能聳聳肩。不過,有人開車一樣不專心,也發現這個電線上的鳥巢。

光是看這些撐開電線的礙子,直覺裡認為它們都是「有電的」。小鳥很聰明,知道挑兩條有線電視纜線,不會觸電還可以偷接「看電視」。

發現的時候是隻大捲尾窩在裡頭,巢有點小,分岔的尾部就露在外頭,暗示著偷窺的人...偶是大捲尾。















davidw6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8) 人氣()



牠出現在不該出現的地方,印象中牠屬於南邊草地小樹林裡的一份子。

開完惱人的會議,躲躲藏藏的黑冠麻鷺竟鵠立在草地中央,沒有任何遮擋保護,實在不像他慣有的習性。也許是下雨致使光線陰暗,麻鷺也跟著失去警覺性。

我繞過大樓由牠後方接近,以 200mm 的鏡頭拍下鵠立、引頸、低頭、前進、鵠立、引頸...的循環動作。麻鷺不輕易起飛,飛了也不遠,看來他雖機警卻很冷靜。藝高人膽大,所以膽敢在上班日站在那兒。

九點中看見牠,十點鐘特生中心的解說員就到學校來解說「台灣特有種鳥類」。下次應該跟牠揮揮手,問他是不是特生中心的特派展示鳥?

davidw6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 May 31 Sat 2008 18:59
  • 家燕

開春之後燕子回來了,不過二、三月出現的是洋燕,最近家燕也回來築巢繁殖。家燕與洋燕長相相似,剪尾、全身烏漆抹黑、額前紅色...,兩者最明顯的分別應該是胸前那道黑斑:洋燕沒有黑斑,家燕則圍著黑領巾。

燕子在遮風擋雨之處築巢,當然都市的屋簷最棒了,既乾爽又堅固。以前還堅信燕子在屋簷築巢代表興旺,商家對燕子築巢決不侵擾,若是可以招攬相信鐵定出高價。小時候曾經看報紙:有一年台中市火警頻傳,議員質詢消防隊,說消防隊的屋簷上結滿燕巢所以「生意興隆」。後來好像把燕巢清除了,可憐的燕子成為人為疏失的代罪羔羊。

這屋簷共有三處燕巢,兩處正大興土木,另外一處在監視器上面的已經新居落成。燕子似乎會找凸出物當巢的基石,即使小如固定電線的鋼釘也能發展出宅邸。監視器上算豪宅,堅若磐石,所以一窩食指繁浩。鳥媽媽、爸爸忙碌地飛進飛去,而小鳥們除了爭食親鳥帶回的食物之外,還會因為卡車經過震動而引發啁啾騷動。

本來下雨天沒事可做,郵局門口的鳥巢剛好可以打發時間,一上午應該可以觀察到不少關於燕子的行為模式。只是緊臨著郵局就是照相館,拿著大鏡頭在門口引來側目,還聽見老闆同老闆娘談論著「門外拍照的那個人」。我大概做了班門弄斧的事了,算了,還是到別處找鳥巢吧。













davidw6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校園是鳥類的樂園,除了偶爾外頭的捕鳥人之外,野外蛇類、老鷹之類的天敵應該都構不成威脅。下雨天對雛鳥來說應該是最嚴苛的考驗,尤其傾盆大雨。

升旗中,在瑪格麗特花叢發現這隻綠繡眼雛鳥,渾身已經被雨打濕。想救牠,也想先拍牠,衝進辦公室拿相機回來,正要按下快門,牠「啪!啪!啪!」地飛到兩公尺外的金露花躲藏。緊緊跟上,牠拍動羽翼未豐的翅膀,一會兒蟛蜞菊、一會兒走廊地逃,最終應該累了,就停在水溝上面喘息。

將牠捧到手上特寫,忽然聽到身後的黑板木上有母鳥在叫,原來牠只是學飛而已。順手將牠放到白花天堂鳥的葉間,親鳥可以看到又不會淋雨。牠攀在藤蔓上,拿起相機又多拍了最後一張,而他也在瞬間脫出觀景窗的視線外。放下相機,牠不見了,依稀可以聽到柔弱的鳥鳴由草叢裡傳來,牠應該躲起來了。













davidw6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

夜鷺...俗稱「暗光鳥」,大白天裡有幾個地方也能看到不小的族群。比起鷺鷥們,夜鷺顯得沉靜、冷酷多了。在石岡水畔曾經拍到一排「孤鳥」,有趣的組合令人興起創作為油畫的念頭。接著到處蒐集夜鷺的圖片,希望能在洗練中帶出一點灑脫。偏偏夜鷺是謹慎的鳥類,連寬闊的湖面都不能有安全感,往往滿頭大汗背著相機到達,鳥也飛得差不多了。我也知道鏡頭界裡有「大砲」級「打鳥」的裝備,但所費不貲,實在很難下得了手。於是捨棄一下子完成的念頭,就在葫蘆墩圳邊拿小砲蒐集吧。







davidw6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davidw6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看完棘蟻,前方樹叢傳來西西嗦嗦,想說是隻特大號的蜥蜴或石龍子之類的動物,但發出聲音的方式又讓我懷疑。發現聲音越來越近,就凭著發現棘蟻的矮牆仔細觀看。原來是兩隻「小彎嘴」在灌木叢裡談情說愛,我們低聲地交換情報,顯然他們也發現了,再也不移動位置,也不發出聲響,靜靜地躲在枝葉之間觀察。我想我們看不清楚他們,他們大概也摸不透我們是何方神聖?僵持了好一段時間,勉強用 60mm、200mm 鏡頭窺拍他們,不過葉子遮去了不少角度。拍起來的照片迷迷濛濛,有幾張依稀可以辨認出鳥形,到也增添幾分神秘的氣氛。











davidw6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Feb 28 Thu 2008 22:57
  • 樹鵲

近來在郊區,樹鵲有越來越多的趨勢。從東豐腳踏車道到消防公園沿線,清晨都可以發現樹鵲在電線桿、屋頂上以其慣有的飛行方式出現。腳踏車道起點有一窩樹鵲,總在7、8點的時候在苦楝樹下覓食。去年,樹鵲還相當機警,是不是因為腳踏車道人來人往,已經讓他們習慣人潮、稍減戒心。還是真如朋友說的,繁殖季裡的鳥總大膽些。

這隻樹鵲獨自下到地面覓食,偶而空檔間還會與遠處的夥伴回應幾聲,「嘎!嘎!嘎!」的叫聲實在不怎麼好聽。發現牠在十餘公尺外,蹲下來拿相機、換鏡頭當口,騎車的遊客來來往往,但他始終沒有要離去的意思。我端著鏡頭,由樹幹遮擋的方向接近,看來今年「拍鳥的好運」還沒有用完,這大小與照片的比例可以算滿意了,至少牠已經進入 200 mm 鏡頭的有效範圍內了。看來「升級」的事可以暫緩,在看看囉!











綠園道偶遇...樹鵲

davidw6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今年的伯勞應該是另一隻,因為牠沒有去年大方了,雖然在校園裡偶有瞥見他的蹤影,但手上的鏡頭總是搆不著。

追了大半個冬天,清晨牠在樟樹上「喀!喀!喀!」地叫,一如謹慎的性格,即使鳴叫也不全開口喙,害我一開始還以為另有其鳥正警戒著牠。

角度不夠完美,但大小、清晰度勉強可以接受了。春天了,什麼時候又會離開呢?記得留片樹葉吧。

















伯勞

情人...冬天裡的伯勞

住民日記...棕背伯勞

紅尾伯勞

紅尾伯勞

davidw6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5) 人氣()

天剛亮,這些綠繡眼準時地出現在瓶刷樹上享用早餐。綠繡眼總是群聚地覓食、嬉戲,邊走邊吱吱喳喳地交談,如果可以的話,就將她們編成一年己班,活活潑潑地在校園「上課」。

陽光不是很亮,又被車棚擋住,剛開始拍的綠繡眼沒有想像中顏色鮮明。拍綠繡眼需要一點耐性,牠們活潑好動,稍有風吹草動就一哄而散,並且就在附近的樹上啾啾第嘲笑。這時候也只有放輕腳步、慢條斯理地靠近,趁著牠們還沒有發現偷拍幾張。否則以我拿著 200 mm 的鏡頭大概只能打到「綠豆鳥」而已。

綠繡眼飛行速度快,腳上功夫更是了得。在樹上能以各種不同的角度覓食,多的時候用兩腳倒懸來啄食,雖然瘦巴巴的「鳥啊卡」,卻無礙地表演起奧運體操功夫,如果世界上真的有鳥的運動會,相信綠繡眼只少可以拿個吊環或單槓第一名吧。





























































davidw6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大卷尾是常見的鳥類,校園、田野經常可以見到牠們聚集,用特有的波浪式滑翔飛行捕捉空中的昆蟲。大卷尾在自然界中算相當強悍的鳥類,有極強的領域性,曾經在山上看見一群大卷尾就群起圍剿一隻老鷹,直到老鷹飛出牠們的警戒線。秋天的時候,也時有耳聞大捲尾高踞電線桿攻擊來往了人們。

大捲尾全身漆黑,稍不注意或天候不好很容易就拍成剪影了。我拿 200mm Micro 打這隻大卷尾,原來只是覺得牠棲在電線桿上的位置相當低,可能有機會清晰地拍到牠。而且天公作美,來了個絕美的正面光。果不其然第三張就清清楚楚看見大卷尾的鳥喙與明眸。



鳥對相機有莫名的恐懼感,拍幾張之後,通常機械聲會嚇走拍攝對象。但這隻大卷尾與最近遇上的動物、昆蟲一樣,有意無意間都留下進一步追拍的空間與機會。牠從電線桿上滑下來,沒離開多遠,只是換到路另一邊的竹枝上,用稀疏的竹葉充當「遮羞」的簾幕。進一步跟進之後,我不禁懷疑他是為我擺出更加的姿勢。並且更近的距離讓我拍到自認拍攝大卷尾以來最最滿意與優美的姿態。







但身邊的小朋友似乎覺得無聊,想和大捲尾玩捉迷藏,得寸進尺地跨越雷池。這次大卷尾再也不賣面子,飛過泥濘的田地裡,不一會兒躲到坡坎底下消失得無影無蹤。

覓食的大卷尾

davidw6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

葫蘆墩圳是大台中地區的命脈,農業時期裡她灌溉所有的農田,而她也是我每天出出入入必經的地方。

靠近水源有個好處,除了人類需要水,動物也會來這裡覓食、棲息。這圳溝水勢大,但水不深,所以常可以見到水鳥在兩旁近岸的地方覓食。最近天氣冷,白鷺鷥好像也冷得懶得碰水,紛紛窩在岸邊、棲在枝上,這也才看見小白鷺原來還準備一雙黃色雨鞋,方便涉水、踩泥灘。

這裡也常可以看到另一種動物,或坐或倚堤防像鷺鷥那樣在水邊...拿著釣竿垂釣的人類。這忽然覺得些人實在像極了水畔引頸的白鷺鷥,是另一種掠食動物吧。





davidw6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麻雀,一種再普通也不過的動物。河洛話裡叫做「厝鳥啊」,顧名思義牠喜歡出沒在人類的居所附近。

麻雀的適應力很強,我第一次見識到威力是在家裡的露台花園。房子剛完工的時候,常常可以在女兒牆上發現破碎的紅磚塊,後來才發現麻雀為了在屋瓦與水泥天花板之間築巢,竟然一塊一塊地琢下阻礙他的屋瓦,而在縫隙裡落地生根。

自此,麻雀成為社區的一份子,每天清晨與白頭翁合作鳴叫取代「公雞」的功能。甚至有時候會站在窗戶外面敲玻璃,「吱吱喳喳!摳!摳!摳!」地擾人清夢。初始,會覺得那是甜美的鄉村鬧鐘,但想宴起的假日就不免令人抱怨。最近露台上種的好多仙人掌與多肉植物,麻雀開始來掘土,經常一夕之間將土琢得滿地,好不容易栽培的植物被丟棄在地板上。一次、二次會覺得好玩,日子久了會有點痛恨,苦思怎樣趕走這些令人厭煩的小東西。

吉園圃的麻雀更誇張了,這天到太陽ㄚ爸家作客,車子都開到麻雀身旁,牠們就停在壓下窗戶伸手可及的地方,竟然這些麻雀無動於衷,依然在葡萄藤架上呱譟。當然,以我絕不可能放過如此優裕的拍攝條件,即便這只是「麻雀」而已。不過下車之後,發覺這些麻雀真是欺負人,就在我鏡頭的最佳拍攝距離外緣不斷移動,拍起來的照片當然就像大俠之前所說的「綠豆鳥」。









davidw6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這是習慣?還是?這幾天老覺得可以再不經意之中發現一些東西,像是吉園圃的麻雀、東豐自行車道的黑冠麻鷺與白頭翁...,雖然是一絲絲的不同,但總會引我注意。還是看鳥看多了,身上多了股「鳥味」,他們會願意接近我一點點。

白頭翁是一點也不稀奇的野鳥,與麻雀、綠繡眼並稱為「都市三俠」,由此可知他氾濫的程度。白頭翁的叫聲還算富變化,平時覓食、與同類溝通用「啾!啾!啾!」輕柔悅耳的聲音;當有人或天敵靠近,馬上換成「嘎!嘎!嘎!」的警戒音。若是危機未解除,下一步則展翅揚長而去。

正因為白頭翁的小心翼翼,讓我特別注意腳踏車道旁這幾隻。一樣是超越我所認知的「警戒距離」,牠們卻仍不願意閃躲,更甚地由草地跳上離我更近的石板凳上。這樣拍白頭翁不同平時需要遮遮掩掩,只能用「淋漓盡致」來形容吧。可惜,天暗了,相機又不夠好,拍的時候盡興,檢視起來卻還有點遺憾。















davidw6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我不知道為什麼會看到牠,冬天在東豐鐵馬道散步,只要時間超過6點鐘就昏暗得視線不清。我邊聊天邊走,忽然就發現有隻黑冠麻鷺站在路邊草地上盯著我們。

黑冠麻鷺遇到危機第一個反應就是「直立不動」再偷偷地觀察,牠應該是被我們嚇到了,一出現就在這麼近的距離...才約 2、3公尺。當然不能錯過這種好機會,輕輕緩緩地放下背包、拿出相機,用 200mm Micro 先拍一張。蠻訝異他竟然對自己的偽裝如此自信,杵著不動。他的反應讓我大膽地開啟閃光燈,拍了幾張之後再試著前進,壓迫牠的警戒底限。終於在幾乎伸手可及的距離時,他轉身逃脫,低著頭輕輕地躡腳走路,迅速地躲進觀景台底下。

當然我還是繼續追逐,趴在觀景台底下繼續測試牠的容忍度,還繞到觀景台另一端捕捉牠探頭探腦的模樣。他終於忍受不了往更密集的草叢逃去,其實我想要牠飛起來,但這鳥體型不大,應該是飛行能力尚不甚佳的亞成鳥吧。追了許久,天色昏暗所以畫質也不好了,就在牠進一步往田野步行逃去時,我放棄了。

不過能再這麼短的距離與黑冠麻鷺接觸,倒是令人難忘的經驗。 















幸福農路的黑冠麻鷺 

校園裡的黑冠麻鷺

內灣...黑冠麻鷺

黑冠麻鷺

davidw6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拍完人面蜘蛛,一轉頭就發現他鵠立在農路上盯著我看,也不知道盯多久了。這黑冠麻鷺應該是之前在這裡出出入入的那隻,當相機開始轉動,他也跟著緊張起來,頭低低的往前奔跑,跑一段路之後又停下來盯著我看。

拍幾張之後,利用路旁坡崁遮擋潛進,在距離很近的地方伸出鏡頭搶拍,但麻鷺的手腳更快...「啪!啪!啪!」飛上懸崖的大樹枝頭。我在追上去,他往回飛到另一枝橫臥著樹幹上;我回頭蹲走著,他還是不斷盯著我看,他心中似乎有一條警戒線,只要我越過警戒線就飛回另一枝樹幹。來來回回好幾次。最後我孤注一擲地非常接近才現身,當然...他還是飛了,只是朝下更遠的飛去了。

















校園裡的黑冠麻鷺

davidw6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順著葫蘆墩圳出遊,這隻大捲尾讓我在路中間採了緊急煞車。一是因為他非常靠近馬路;一是因為他不知在啄著什麼?

車停了,隔著玻璃先拍一張,再慢慢捲下一條縫開始猛拍,不知道他何時會揚長而去?只是他眷顧著腳底下的食物,雖然發現有不速之客,卻還必須抽空啄食。最後,終於他把食物掛在電線上,往上爬幾公分佇立著。倒是我們看他靜靜地,再也變不出什麼把戲,先失去耐性。

卷尾算猛禽吧,有強烈地領域性。秋天繁殖季常有人被電線桿上、樹上的大捲尾攻擊的新聞。有時候在山上也會發現卷尾群起攻擊老鷹之類的大型猛禽,所以今天他不理我們也不令人意外。

大捲尾很難拍,全身烏漆抹黑,感光值開得再大還是一隻「黑鳥」,除了輪廓之外,實在表現不出節理。大家就將就著看這隻「黑鳥」吧。

















davidw6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上次看到這種情景,是在翠峰看到冠羽畫眉在一條破的水管下做這事。

傍晚為了澆筆筒樹、姑婆芋,打開「土製」的自動澆灌設施噴水。一隻綠繡眼竟然紛紛飛進水花裡洗起澡來,而且吱吱啁啁地呼朋引伴,一下子多了3、4隻洗得不亦樂乎。可能是最近氣溫回升又久旱,所以這些小鳥兒把握機會好好洗個貴妃澡。























davidw6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

這一「伙」斑文鳥將巢築在五葉松上面,為什麼說他們是一伙呢?因為這兩家子,就將巢築在緊鄰的兩棵五葉松上面,所以他們說不定是同一個「伙房」的親戚喔。校園裡發現了至少有四處斑文鳥巢,如果在校園裡保持安靜,可以發現在大樓前的黑板木和大樓後的榕樹上還各有一窩。黑板木和五葉松上的鳥巢清晰可見,榕樹上的就隱藏地很好,但斑文鳥嘰嘰喳喳的聲音卻洩漏了行蹤。

觀察了好幾天,我終於忍不住借了高腳梯上樹「賞」鳥。鳥窩看起來近在咫尺,上樹之後茂密的枝條、松針還讓我難以找到立足之地。比起斑鳩巢,斑文鳥的巢可以算是精緻的透天厝,用草厚厚地織了一層外牆,可以比擬農人用稻草細心綑札的稻草人,結構緊緻解綿密。在一端有小小的收口,是斑文鳥出入的門戶。由於巢壁很厚,想由小口窺見朝內幾乎是不可能。

拍了幾張外觀,在無計可施的狀況下,我用手將巢口擴張一點。裡頭已經都沒有幼鳥了,但巢的結構除了外層的草之外,裡層還有類似燕巢的泥巴底,想必幼鳥住在這巢裡是相當舒適的。其中一巢有一顆蛋,前幾天還看到親鳥在附近徘迴,此時他應該就在某處監視著我這不速之客。我再將鳥巢整回原狀,就用幾張空巢照交代一下囉。













davidw6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最近校園裡的鳥類似乎進入繁殖的高峰期,先是同事來通報操場邊的黑板木上發現斑鳩巢。這斑鳩巢有點「陽春」,應該是斑鳩就是這麼急就章地搭個「鐵皮屋」式的鳥巢,就完成養兒育女的大事。淺淺的巢由細樹枝構造,在小斑鳩羽翼漸豐之後,早已經裝不下一窩小鳥,早熟的只能站在一旁的樹枝上。這一巢也是如此,兩隻小鳥...一隻蹲再窩裡,窩小得無法遮蔽他的尾翼;另一隻則站在樹枝上,顯然他的兄弟佔了大部分的地方,而使他無容身之處。不過親鳥挑選築巢的點可真是絕,她築在黑板木最下層的枝葉,茂密的枝葉把巢偽裝地很好,不仔細地由正下方抬頭看還很難發現他們。







斑鳩

迷鳥....斑鳩

davidw6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